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等效龄期的抗冲耐磨混凝土力学性能预测

发布时间:2018-11-20 17:25
【摘要】:等效龄期法主要应用于实际温度历程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测,而对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抗裂性参数的预测却鲜有报道。为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实验方法,验证用等效龄期法参于测定、计算实际温度历程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的适用性,通过测试抗冲磨混凝土绝热温升,以实际工程为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温度匹配历程曲线;随后以3种活化能有明显区别的抗冲磨混凝土(FA、FAS、EA)为例,采用ASTM C 1074-04方法测定了其砂浆活化能。基于Arrhenius公式计算混凝土在温度匹配养护(TMC)过程中的等效龄期,结合其标准养护(SC)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经时发展模型,得到实际温度历程下的力学性能计算值,其结果与采用实际温度历程进行温度匹配养护得到的实测结果较为一致。
[Abstract]:The equivalent age method is mainly used to predic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the actual temperature history, but the prediction of crack resistance parameters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is seldom reported.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equivalent age method to the measurement, calcul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arameters of concrete under the actual temperature history, and test the 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anti-impact concrete, Taking the actual engineering as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temperature matching history curve is obtaine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mortar was measured by ASTM C1074-04 method, taking three kinds of concrete (FA,FAS,EA) with different activation energ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rrhenius formula, the equivalent age of concrete in the process of temperature-matched curing (TMC) is calculated. Combined with the time-varying model of tensil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under standard curing (SC),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under actual temperature history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obtained by temperature matching curing with actual temperature history.
【作者单位】: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料结构研究所;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Y415014) 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KT201414)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森;荆冬锋;;生物质热解的分布活化能模型[J];农机化研究;2006年08期

2 王权;;浅议活化能的表述及标度[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3 王清成;活化能与温度关系的探讨[J];四川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王长青;;活化能概念的讨论与标度方法[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5 孙佰仲;王擎;王海刚;刘洪鹏;李少华;;油页岩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反应中活化能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5期

6 广之;读者来信[J];绝缘材料通讯;1973年03期

7 俞佩琛;汽车摩擦材料的活化能与磨损[J];汽车技术;1984年04期

8 朱文涛,邱新平;化学动力学中活化能与反应热和活化焓关系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9 张欢;马全喜;;黏滞法估算液体的活化能[J];物理通报;2009年05期

10 程昌炳;从活化能看土中胶结现象的本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广雷;汪琦;郑红霞;张松;刘忠锁;;非等温碳酸钙分解反应形核与长大模型的变活化能[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谭广雷;汪琦;郑红霞;赵巍;刘忠锁;张松;;非等温动力学中变活化能的有效性[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3 张秀丽;程志国;秦好静;杨志强;姜浩;刘晓鸿;;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测定实验的微型化改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红旭;赵凤起;胡荣祖;裴庆;郝海霞;徐司雨;邢晓玲;肖立柏;安亭;谭艺;;非线性等转化率分步积分法求解活化能[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燕平;轩立新;张明习;柴孟贤;;RTM材料体系浸润性能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曹亮;邢双英;张佳;王伊蕾;王善鹏;;理论计算研究分子筛微孔内烯烃低聚择形催化机理[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强;李光强;马江华;倪红卫;;添加V_2O_5催化制备碳化铁的动力学[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于丽波;芦令超;常钧;程新;;硫铝酸钡钙矿物形成动力学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9 刘思俊;俞炜;周持兴;;DBS物理凝胶的流变行为和形态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韩静磊;李忠;梁荣华;许振成;;二VA英类污染物在改性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焦国凤;沸石生长过程中分子反应与粒子聚集机理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2 杨琦武;分子间杂Alder-ene反应的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Sm(Pr)掺杂LaGaO_3基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电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吴耀杰;MgCO_3(菱镁矿)热分析动力学及其结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婷婷;黑索今的合成及驱酸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左金琼;热分析中活化能的求解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谭广雷;非等温动力学中活化能的变化规律及其解析[D];辽宁科技大学;2009年

6 周丽丽;菱镁矿分解热衡算和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陈晨;基于热重分析法的硫铁矿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赵永平;含天冬氨酸残基肽链水解断裂机理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秦芳芳;无机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及其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10 姜枫;微通道化学显色法测定扩散系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5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45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