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外衔接空间的建筑形式美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3 21:05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低碳俨然已经成为各国、各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我国,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出行成为了城市的主要问题,“民生工程”成为了十八大报告中的核心。城市轨道交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解决城市资源环境,人们出行问题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民生工程”中改善民生交通问题的首选,对于推动城市的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循环发展,建设好美丽新城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要实现的交通运输功能,还需要考虑到每一个车站的内外衔接,提高衔接空间的作用与建筑美感,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本文试图以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现状出发,提出内外衔接的构成概念,限定其范围,并以提高空间品质和建筑美感为主要目的,研究内外衔接空间的建筑形式美内容,以形式美法则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外衔接空间的建筑形式美考虑因素、构成因素、影响因素等;对其空间的建筑品质和美感进行探讨,包括内外部建筑形态、出入口空间设计、交互界面设计、光设计、标示导向设计等;总结出其内外衔接空间的建筑形式美设计策略,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进行论述。本文着重研究探讨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外衔接空间的品质与其建筑形式美设计方面的构成要素、手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外衔接空间的建筑形式美设计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将来的此类项目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
[Abstract]:In the 21 century, the problem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world, energy saving and low carb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various fields.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urban population, the tightening of resource constraint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ople's travel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he city.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urba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travel, and is also the first choice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i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roject".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new city. Urban rail transit not only needs to realize the transportation function, but also needs to consid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on of each station,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connecting space and the aesthetic sense of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s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on, limits its scope, and aims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pace and aesthetic sense of architecture, and studies the contents of architectural formal beaut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ng space. Based on the formal beauty ru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architectural beauty in the connecting space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station, including the factors of formation and influence, and so on. The architectural quality and aesthetic sense of its space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architectural form, entrance and exit space design, interactive interface design, light design, marking oriented design and so on. Summing up the design strategy of architectural form beauty of its inner and outer connecting space, combining with the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quality of the connecting space inside and outside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station and the elements of its architectural beauty design. The paper also looks forward to the trend of architectural beauty design of the connecting space inside and outside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s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is kind of projects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疏散乘客行为及影响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2年06期

2 王治;叶霞飞;管旭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交通设施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11期

3 王依琳;饶晓明;;轨道交通车站照明设计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6年04期

4 刘莹;吴娇蓉;林航飞;;轨道交通车站行人路径选择研究[J];城市交通;2008年06期

5 杨建国;张军军;;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系统研发[J];城市公共交通;2008年09期

6 周乐;;轨道交通车站地区整体规划设计实践——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交通;2008年05期

7 五一;;德国斯图加特市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衔接的布置案例剖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6期

8 李瑜芬;徐瑞华;;火灾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特点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2期

9 况昌鹏;;以色列特拉维夫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设计和施工特点[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5期

10 陈扶];吴海军;;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级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龚迪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低碳接驳交通方式选择[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2 朱效洁;马艺芳;;突发事件下轨道交通车站内人员的疏散方案研究[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璇;杨春立;杨立兵;;国内外轨道交通车站标识系统的比较研究[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利英;王中岳;蒋丽华;;行人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中的应用[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罗诚;陈峰;李小红;;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拥挤人群的分析与评价[A];2014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夏元旦;陶利;;紧邻轨道交通车站的狭小空间内盖挖加层施工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高守平;;轨道交通车站机电系统设置若干功能探讨[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永华;赵琛;杜毅;;既有轨道交通车站改扩建施工的耐久性措施与影响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曹玮;;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用地与交通一体化衔接研究——以南京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市政协;重庆: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急需改造[N];人民政协报;2013年

2 记者 王怡;轨道交通车站信号系统安全达欧标[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实习生 朱正炎邋本报记者 陶健;配套措施到位了吗?[N];解放日报;2007年

4 记者 袁京;中心城区百日之内实现无黑车[N];北京日报;2010年

5 杨烨;上海近8000名志愿者增援奥运安保[N];人民公安报;2008年

6 记者 王燕;政协委员力促上海打造无障碍设施示范城[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记者 汪丹;地铁扶梯将受视频监视[N];北京日报;2012年

8 顾定海 张雅薇;残疾人出门将无障碍[N];联合时报;2003年

9 记者 苏建凤 特约记者 孙文剑;4号线“十一”前通车试运营[N];首都建设报;2009年

10 记者 苏建凤 谢琳 特约记者 孙文剑 张桂芳;“行”之有效 本市交通运输量增质优[N];首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子甲;基于行人仿真的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规模及布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胡清梅;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承载能力的评估与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法政;突发状况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疏散时间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宋志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合理接驳范围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何山;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多目标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贺章珂;基于轨道交通车站的TOD社区土地利用强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余丽洁;基于停车换乘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谢东山;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外衔接空间的建筑形式美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张海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通行服务水平的仿真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洪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设备与整体服务水平分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潘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长春轨道交通车站空间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10 蒋启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出站设施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90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390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