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不同生境对园林植物构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23 13:22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雾霾频发,许多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园林、生态城市等有关生态的词汇开始受到很大的关注,这使得园林工作者和园林领域研究者意识到园林中植物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离不开生态学原理的支撑。构件是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研究内容,地上部分枝、叶、芽构件在树冠内的数量和分布特征及树木的整体空间结构构成了木本植物的树冠构型。植物作为园林中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及矿物质等资源具有异质性。生境异质性不仅会阻碍植物吸收和利用资源,还会引起植物在形态上表现出构型差异,而不同的构型特征又反映了植物对生境异质性所采取的适应策略以及植物对光照、水分、养分等的竞争能力。本研究从十种福州常用园林小乔木(紫薇、二乔玉兰、碧桃、梅花、四季桂、紫叶李、山茶、福建山樱花、黄槐及大叶紫薇)地上部分的枝构件和叶构件入手,以小乔木+灌木+草本及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两种植物配植类型,分别将小乔木的生境划分为林冠和林下两种,通过分析同种树种在两种生境中的树冠构型,得出不同生境下树种的构型差异,总结树冠构型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理,揭示树种对不同生境的适应策略及树种构型与园林植物景观构造的关联性,以期为建造稳定的人工园林生态系统提供新的指导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园林工作者筛选树型和规划树种。于林冠和林下两种生境中各挑选生长发育正常、无病虫害、胸径相差1cm以内的样本5株,作为5个重复。对处于不同生境中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分枝格局及叶构件特征进行调查,记录树高、冠幅、胸径;第一级枝条、第二级枝条及第三级枝条的枝长、枝倾角及基部直径;统计各枝级数量,计算总体分枝率(OBR)、逐步分枝率(SBR)及枝径比(RBD);统计分析植株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长宽比、单叶面积及叶倾角。研究结果表明:1.紫薇和碧桃更适于林冠生境,园林植物造景时,宜将这两种植物应用于:小乔木+灌木+草本的种植模式。紫薇主要通过增大一级枝角度,降低三级枝角度,降低分枝率,增加叶片长度,增大叶倾角来适应林下的生存环境。碧桃主要通过增长一级枝和三级枝长度,降低枝倾角和叶倾角,提高总体分枝率及SBR2:3,增加叶长和单叶面积来适应林下的生存环境。2.福建山樱花、紫叶李、梅花、二乔玉兰、四季桂及山茶在林冠和林下的生长状况差异不大,园林植物造景时可将这六种植物应用于: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或小乔木+灌木+草本的种植模式,但这六个树种对生境变化具有其特有的适应机制。福建山樱花在林冠的生长策略是三级枝更长,较小的枝倾角,较大的枝径,总体分枝率低,叶倾角较大;林下的生长策略是具有较长的一级枝和二级枝,枝倾角较大、逐步分枝率较低,叶长、叶宽及单叶面积较大、叶倾角较小。紫叶李在林冠的主要对策是增长三级枝枝长,降低三级枝枝倾角,高的总体分枝率,小的叶倾角;林下的主要对策是增大三级枝分枝角度,分枝率较低,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及叶倾角较大。林冠的梅花生活在强光下,其多生长短枝和小叶片,具有较大的枝倾角和叶倾角,高分枝率;林下的梅花生长长枝,枝倾角和叶倾角降低,分枝率降低,但叶片较大,这些性状的改变均有利于其在弱光下生存。二乔玉兰在林冠的适应策略是增长枝长,特别是三级枝枝长,增大枝倾角和叶倾角,提高分枝率;林下的适应策略是降低总体分枝率和SBR1:2,较小的枝倾角和叶倾角,较大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四季桂在林冠的生长对策是增长三级枝、投资高生长;林下的生长对策是提高总体分枝率、降低SBR1:2和SBR2:3。山茶在林冠的主要适应策略是增大枝倾角和叶倾角,特别是一级枝枝倾角,林下的主要适应策略是增长分枝长度,尤其是三级枝长度,降低SBR2:3,增大叶长和单叶面积。3.黄槐和大叶紫薇更适于林下生境,园林植物造景时宜将这两种植物应用于:大乔木+中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的种植模式。黄槐主要是通过增加一级枝长度和角度,降低总体分枝率,增大叶倾角来适应林冠的生存环境。大叶紫薇主要通过增长一级枝和二级枝长度,增大一级枝倾角,降低总体分枝率,降低叶倾角来适应林冠的生存环境。目前关于园林植物构型的研究较少,本文仅研究了十种福州常用园林植物的构型与生境的关系,物种广度不够;研究内容也并未涉及芽构件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的调查和分析;亦未研究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园林植物构型的变化规律,这些疑问,仍需后续大量的调查分析。另外,为了彻底了解园林植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机制,还需要对植物的解剖学特征和遗传学特性加以进一步整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明,杨玉想;园林植物造型类型技术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2 余凤英;李洪斌;钟惠红;周贱平;;佛山市园林植物生长状况的研究[J];建设科技;2006年13期

3 墨兰;;园林植物设计中的韵律[J];中国林业;2006年16期

4 ;重庆园林植物目录修编完毕[J];园林科技;2008年03期

5 于玮;;园林植物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J];现代化农业;2008年08期

6 林凤;;福州市城区公园园林植物应用分析[J];福建热作科技;2009年02期

7 郭菲菲;;浅析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8 黄秋萍;;北方园林植物的冬季景观及其配置[J];农技服务;2010年02期

9 黄海;何婉亭;;如何利用园林植物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10 张兴国;;浅谈园林植物资产价值评估[J];价值工程;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荣;;园林植物在园林应用中的作用[A];2010年北方园林苗木供需交流会暨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炜民;;北京城市园林植物的应用与展望[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3 刘青林;;园林植物多样性问题的思考[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4 李湛东;刘燕;潘会堂;;北京市园林植物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5 崔丽萍;;上海中心城区园林植物多样性建设的实践与展望[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6 李树华;李延明;任斌斌;谢军飞;;园林植物的防火功能以及防火型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手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李树华;李延明;任斌斌;谢军飞;;园林植物的防火功能以及防火型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手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林森;庞名瑜;姜义华;张庆费;胡岗;包慈华;罗玉兰;林满红;黄懿珍;;47种园林植物保健型挥发性物质的测定[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9 王丽兰;谢佳;张鹏;温娜;高志新;;园林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A];全国园艺植物生长繁育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黄剑;;园林植物的乡土化和多样性的发展方向——以北京地区为引[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张素琴;园林植物的夏季养护[N];河北科技报;2014年

2 陈一山;我国园林植物在欧洲应用带来的启示[N];中国花卉报;2005年

3 王世福;淄博出台常用园林植物推荐名录[N];中国花卉报;2007年

4 记者 周昆;北京园林植物“摸底”已调查221种[N];中国花卉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柏斌;滇耐旱园林植物资源冠全国[N];中国花卉报;2012年

6 李凌;成都出台园林植物应用指南[N];中国花卉报;2012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邓运川;园林植物冬防莫入误区[N];中国花卉报;2012年

8 李献兰;园林景观中造景主体的园林植物[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9 胡佐斌 戴树森 秦秀华;岳池对园林植物进行冬管[N];广安日报;2009年

10 王美娟 张静文;如何提高园林植物抗盐性[N];中国花卉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景华;东北城市园林中的药用园林植物[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李霞;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刘会超;耐盐和盐生园林植物引种、筛选、利用及其耐盐机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魏左平;呼和浩特地区园林植物评价筛选及繁殖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上海市有毒园林植物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夏燕;中外园林植物交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勇谋;保定市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及配植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邢振杰;园林植物形态类型分析及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毛衍;杭州西湖园林植物冬季景观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毛立谦;银川市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梦依;不同生境对园林植物构型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陈燕;湖南省园林植物数据库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贾雪晴;园林植物色彩的心理反应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10 屈婷婷;广西园林植物区划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3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463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