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呼包鄂地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潜力的DeST正交模拟

发布时间:2019-06-09 13:3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加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考虑呼包鄂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降低住宅建筑本体能耗为目的,将住宅建筑系统能耗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呼包鄂地区典型城市一栋6层住宅建筑模型,利用清华大学开发的De ST软件动态模拟窗户、外墙、窗墙比、屋顶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负荷变化,模拟出16个正交试验结果。通过对建筑能耗的模拟分析,研究围护结构形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变化,分析得出每个因素影响建筑能耗的显著性程度,找出围护结构最佳水平的优化方案。最后建议呼包鄂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要加强保温厚度、控制窗墙比大小、选用传热系数较低的节能窗户从而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energy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ing the abundant solar energy resources in Hubao Hubei are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bod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system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six-story residential building model in Hubao Hubei area is established. The De ST software develop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is used to dynamically simulate the load changes of windows, exterior walls, window-wall ratios and roofs on the building enclosure structure, and 16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are simulat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influence of enclosure structure form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studied, the significa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 affectin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obtained, an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the best level of envelope structure is found out. Final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nergy saving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ubao Hubei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should be controlled, and the energy saving windows with low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should be selected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ave energy.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4MS0535;2016MS05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8051)
【分类号】:TU241;TU1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葵菲;翟晓清;;住宅建筑:我们需要怎样的风格[J];房地产导刊;2004年16期

2 张欣;住宅建筑功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3 晓枫;;谁来为农民住宅建筑把关?[J];中华建设;2006年02期

4 ;白皇帝中心区高层复合住宅建筑[J];世界建筑导报;2006年10期

5 沈丹;董波;;英国乡村传统住宅建筑的文化意蕴[J];住宅科技;2007年06期

6 ;住宅建筑[J];世界建筑导报;2008年01期

7 赵琪;;浅谈住宅建筑的空间创新[J];硅谷;2008年12期

8 李天铭;;论桂林住宅建筑的美学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罗大为;刘玉超;;初探未来住宅建筑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0年02期

10 刘江;;试论住宅建筑的节能[J];科技风;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玮;龙惟定;刘仲英;;上海未来住宅建筑能源需求预测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金志强;芝效林;梅刚;;太原近代住宅建筑及其发展过程[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卢楠;朱能;徐友浩;;亚洲若干城市住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比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军;金骞;;上海市既有住宅建筑适老化功能提升技术措施研究[A];2013年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倪德良;;着力推进住宅建筑设备节能[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6 陈淑琴;李念平;关军;潘尤贵;吉野博;;长沙市住宅建筑夏季能耗调查的统计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7 张春枝;翁维安;;可再生能源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分析[A];《湖北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论坛资料汇编[C];2008年

8 陈淑琴;沈恒根;李念平;关军;;住宅建筑能量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延美;;住宅建筑绿色生态设计的探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6)[C];2011年

10 刘伟;王恒伟;;远传仪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林 编译;美国:住宅建筑用后评估[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曦;未来住宅建筑功能尺度的可能性[N];中华建筑报;2013年

3 孙林;住宅建筑的集中供冷不可能节能[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记者 李瑞娟;我市住宅建筑近半节能[N];银川晚报;2010年

5 记者 吴宏雄;住宅建筑层高不宜小于2.8米[N];福建日报;2007年

6 佛瑞斯特研究院首席顾问 恩里克·莫诺 教授 王庄林 译;欧美建筑师畅想未来世界住宅建筑[N];建筑时报;2014年

7 郭元乐;兰州住宅建筑执行50%节能标准[N];中国建设报;2006年

8 记者 刘元玉;2011年至2013年2486万平方米住宅建筑穿上“保暖衣”[N];威海日报;2012年

9 王伟民;住宅建筑能耗标识提上日程 观念仍是瓶颈[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10 迈格格;生态型住宅在欧洲大行其道[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淑琴;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特征分析与节能评价[D];湖南大学;2009年

2 张卫华;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喻伟;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运成;住宅建筑中健康环保理论体系及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代语;夏热冬冷地区中庭式住宅建筑室内自然通风设计策略[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柯辰达;基于BIM技术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皮立婷;旧住宅建筑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晓雯;城市密集型住宅建筑的立体绿化形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冯博;热舒适视角下西安市既有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刘鑫燕;全生命周期视角下住宅建筑碳标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高雷;绿色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亚飞;城市住宅建筑安全设计探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王峙;住宅建筑改扩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95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495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