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4 19:48
【摘要】: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保障房工业化建设的发展也遇到很多瓶颈,由于没有统一的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法,没有一套完整的建筑工业化国家标准,缺少科学适用的工业化技术体系,使得保障房的工业化建设无章可循。因此,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建筑工业化推进的前提,构建一套完整的建筑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保障房与建筑工业化基本理论、评价标准及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论述。 本文首先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建筑工业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保障房与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和特点,并对保障房工业化建设相关政策、技术标准现状以及评价标准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保障房在实施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建立评价体系的作用、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必要性分析。 其次,本文结合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建立的目标及原则,结合保障房与建筑工业化的核心技术体系,通过文献分析与实际调研,总结、提炼了—套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设计标准化技术、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技术、施工机械化水平、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绿色环保化水平五大方面构成。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保障房建筑工业化评价模型,进而运用评价模型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度等级。 最后,根据具体的保障房工业化建设项目对评价模型进行实际应用与验证,最终得出保障房项目的工业化建设水平。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本文所构建的保障房工业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建筑工业化与保障房建设的特点,也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出保障房项目工业化建设的水平,同时进—步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具有实际运用价值。
【图文】:

集团


图2-2保障虚拟产业化集团}D织图Figure 2-2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virtual group organization chart(5)绿色环保化我国相关领域研究专家认为住宅产业绿色环保化是以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在提高住宅产品质量,推进住宅产品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大力有效的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大力提倡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运用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效果,并符合我国打造绿色建筑的迫切要求。住宅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应该积极推广运用节水、节能、节省建筑材料的先进科技成果,积极探索节水、节能、节树的先进性住宅设计和科学施工,并从地质勘测定点、建筑项S设汁、住宅部品生产、建筑工程施工安装、直到住宅售、租和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住宅产业活动中节约、安全、舒适的和谐统一;要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部品、绿色工艺和绿色设施,努力减少建筑材料、装修材料、住宅部品的生产、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27]。因此,

分析法,步骤,层次分析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和步歘(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层次的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层次结构,然后进行单循序分及总排序分析,观察结果满意度。如果满意度符合要求,则接受决策分析结论;如符合要求,则重新认识问题并进行卑循序分析,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在第三章构指标体系中,各个层级的指标对相关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不同,为了更准确的衡量标对其相关评价目标的贡献时,应当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因此,合理权重定对提高评价的可信度非常重要。权重的确定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德菲尔法、因子分析法等等。本文根据保障房工业化建设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松;;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的探索[J];工程与建设;2013年04期

2 吴涛;;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J];中华建设;2014年07期

3 孙佳媚;张玉坤;隋杰礼;周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J];建筑技术;2008年01期

4 高欣;魏贵琳;;保障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05期

5 段春伟;;建筑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建筑科学;2009年10期

6 徐松林;谭宇昂;;万科工业化住宅技术在保障房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1年10期

7 夏楠;胡雅丽;陆彦;;以保障房建设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J];工程管理学报;2012年06期

8 刘东卫;开彦;张宏;刘美霞;刘吉臣;吴涛;曹炜;万成兴;郭晋生;陈U

本文编号:2576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76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