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屋盖表面分离泡流动形态研究
【图文】:
0m/s连续可调,试验区的流场<0.50%,满足试验流场要求。本次试验模型为马鞍屋盖(矢跨比1/12和1/6)钝体结构模型,考虑到PIV试验中激光器片光尺寸(0.5m×0.2m)及风洞堵塞率的要求,将马鞍屋盖底面尺寸设定为0.21m×0.21m,低点高度分别为0.028和0.056m,模型材料采用黑色有机玻璃。相机位于风洞的侧面,垂直拍摄光带内的流场,镜头的高度和风洞侧面中部位置持平,距地面约1.5m。试验中平均风速为10m/s。如图1所示,模拟风场有均匀流和等间距格栅湍流两种工况,湍流场下平均屋檐高度处的湍流度维持在10%。PIV设备共分为5个部分,即激光器(YAGLa-ser)、同步仪(Synchronizer)、高速CMOS相机、计算机以及粒子投放设备。试验中相机工作频率为200Hz,像素为2400×1800,全分辨率下相机的帧频为480fps。PIV试验中的示踪粒子为一种油状液态物质,利用氮气通过压力控制器将液态示踪粒子喷射到风洞里形成雾气。由于马鞍屋盖存在迎风高点和低点,为了更全面地观察分离泡的截面流动特征及三维形态,试验设定5个可视化平面且可视化面与来流方向平行,如图2所示。图1两种风场试验Fig.1Twokindsofwindfieldexperimentscheme图2可视化平面位置(单位:mm)Fig.2Visualplaneposition(Unit:mm)2PIV试验结果分析2.1马鞍屋盖模型(矢跨比1/12,低点56mm)试验结果分析2.1.1旋涡结构时
分为5个部分,即激光器(YAGLa-ser)、同步仪(Synchronizer)、高速CMOS相机、计算机以及粒子投放设备。试验中相机工作频率为200Hz,像素为2400×1800,全分辨率下相机的帧频为480fps。PIV试验中的示踪粒子为一种油状液态物质,利用氮气通过压力控制器将液态示踪粒子喷射到风洞里形成雾气。由于马鞍屋盖存在迎风高点和低点,为了更全面地观察分离泡的截面流动特征及三维形态,试验设定5个可视化平面且可视化面与来流方向平行,如图2所示。图1两种风场试验Fig.1Twokindsofwindfieldexperimentscheme图2可视化平面位置(单位:mm)Fig.2Visualplaneposition(Unit:mm)2PIV试验结果分析2.1马鞍屋盖模型(矢跨比1/12,低点56mm)试验结果分析2.1.1旋涡结构时均特征当来流风垂直于马鞍屋盖迎风墙面时,气流将在迎风顶点处发生分离,分离的剪切层由于黏性效应会再附到屋面,形成不通气的空腔,通常称为分离泡,它使得靠近建筑物屋盖前缘产生极值负压。图3给出了均匀流和格栅紊流下可视化面1流线和涡量常从图3(a),(c)可以看出,分离泡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来流为均匀流时,,其各尺度湍流成分相对较少,导致沿着屋面附面层的倒流区较长,涡核高度较高。由图3(b)可知,来流未到达迎风高点时,1098振动工程学报第29卷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金国;边界层风洞和建筑物标模的流迹与测压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耿燕;高层建筑顶部风场的分析[D];湖南大学;2016年
2 丁思华;近地湍流被动模拟实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胡彭俊;HD-2汽车模型风洞试验数据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优化[D];湖南大学;2013年
4 郭增涛;高层建筑结构风压与风振的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祥;孙炳楠;;封闭式薄膜屋盖的参数共振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孙斌;楼文娟;李恒;沈国辉;;大跨悬挑屋盖风压数值模拟及减风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4期
3 徐再根;黄本才;林高;徐晓明;;上海旗忠体育城网球中心开合屋盖导轨的风荷载[J];空间结构;2006年03期
4 邓祥飞;潘荣晓;;无梁拱屋盖在广西贵港港罗泊湾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5 李方慧;倪振华;沈世钊;;不同地貌下几个典型屋盖的风压特性[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1期
6 李寿科;李寿英;陈政清;;开合屋盖体育场风荷载特性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0期
7 李寿科;李寿英;陈政清;黄韬;;大跨屋盖风压场的本征正交分解与重构适应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王振兴;张高才;;某工程穹顶屋盖工况分析[J];钢结构;2011年09期
9 李布辉;张大长;包涛;;飓风作用下某大跨体育馆屋盖的结构选型分析[J];工业建筑;2012年11期
10 范重;胡纯炀;程书华;顾f ;王义华;杨苏;栾海强;;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活动屋盖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尧治;许贤;毛德灿;;可开启屋盖结构[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寿科;李寿英;陈政清;;体育场活动屋盖的开合对其风荷载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史益军;黄本才;张昕;周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对二期主航站楼屋盖风压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敬烨;张海军;吴耀华;;大跨度屋盖表面风荷载稳态数值模拟建议[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李海旺;杜雷鸣;刘静;;山西省煤炭交易中心弦支屋盖稳定性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国平;;无锡县氃育馆予应力双层a魑莞巧杓芠A];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0年
7 倪振华;江棹荣;李方慧;;利用本征正交分解技术预测屋盖风压场[A];2005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林桐;;悬臂筒壳开合屋盖的方案设想[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徐再根;黄本才;林高;徐晓明;;上海旗忠体育城网球中心开合屋盖风荷载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仕统;;空间结构新分类与屋盖结构轻量化[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范重;开合式屋盖:摒弃恶劣天气的干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2 范重;开合式屋盖:摒弃恶劣天气的干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范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开合式屋盖:摒弃恶劣天气的干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范重;开合式屋盖:摒弃恶劣天气的干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5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范重;开合式屋盖:摒弃恶劣天气的干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6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范重;开合式屋盖:摒弃恶劣天气的干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鲁岑雯;敢为人先 善吃“螃蟹”[N];建筑时报;2006年
8 赵鹏飞 Emmanuel Livadiotti 阳升;青岛北站站房屋盖结构体系研究(一)[N];中国建设报;2012年
9 刘锡良 郜雅;空间结构在2014巴西世界杯场馆中的应用[N];建筑时报;2014年
10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薛素铎 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秘书长 李雄彦;解析2012伦敦奥运场馆工程[N];中国建设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瑛;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重阳;大跨度悬挑屋盖风场的大涡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若红;复杂体型大跨屋盖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与实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齐志刚;大跨度平行四边形底双曲混凝土组合扭壳屋盖结构分析与施工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罗楠;大跨屋盖结构风致振动分析及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余世策;开孔结构风致内压及其与柔性屋盖的耦合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杨有根;高层建筑的抗风实测分析与大跨度屋盖的风致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关海涛;大跨锥面拱壳预应力钢屋盖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9 卢春玲;复杂超高层及大跨度屋盖建筑结构风效应的数值风洞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黄莉;聚氨酯金属屋面板力学性能及其对屋盖结构风振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巍;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与等效静力风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曹正霖;长悬挑圆弧形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Kirichkov Igor(伊戈尔);大跨玻璃屋盖结构形态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孟凡;低矮屋盖表面雪荷载分布特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白硕;大跨度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风洞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6 雷燕宁;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模拟与分布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7 夏樊;大跨屋盖表面风压CFD模拟及重构[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余浩琦;屋盖气动抗风体型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乔易飞;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分项系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孙文倩;双T板屋盖粮库结构设计及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83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8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