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变电站内避雷针拔梢钢管单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7:11
【摘要】:避雷针是防止变电站内配电装置遭受雷电损坏的保障。根据GB50135-2006,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其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风荷载是其控制荷载。与传统圆柱形单钢管独立避雷针相比,拔梢杆单钢管结构的力学表现更优秀;除传统材料力学方法外,目前避雷针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以脉动风速时程模拟为主要手段的随机振动模型设计法和以有限元软件建模的拟静力风荷载作用设计法;由于脉动风速时程模拟过于耗时、有限元软件版权费用昂贵等原因,两者均未被具体设计人员大规模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比较了《变电构架设计手册》风振系数和AR法风振系数用于单钢管独立避雷针设计时的结构可靠性高低。从某6度抗震设防区220kV变电站内避雷针更换工程实例出发,给出了35m单钢管避雷针按《手册》和相关规范的材料力学计算方法,包括钢管强度验算、避雷针30m标高处的水平位移计算等。基于避雷针的组装图,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且将《手册》中的风振系数和AR模拟风振系数分别代入计算该结构的水平位移,比较了两者的大小;(2)研究了单钢管独立避雷针的P-Δ效应增大因子。基于该220kV变电站原设计方案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建立了25m、35m、45m、55m、60m单钢管独立避雷针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基本风压0.2~1.2之间,考虑P-Δ效应和不考虑P-Δ效应时,其支架顶部水平位移;并总结出了P-Δ效应增大因子取值;(3)研究了钢管的拔梢坡度与顶部水平位移的关系。根据管壁厚度和拔梢坡度不同,建立了4×28个10m高、底部外径为450mm,和7×53个10m高、底部外径为1200mm的拔梢杆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数据,绘制了拔梢坡度与钢管顶部水平位移的关系曲线,并得出随拔梢坡度增大其顶部水平位移有减小趋势的结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拔梢单钢管独立避雷针结构设计简化方法,将方便广大设计人员,提高设计效率,有利于拔梢杆的推广使用。
【图文】:

避雷针,钢管,避雷带,物质生活


图 1-1 单钢管独立避雷针 图 1-2 格构式独立避雷针图 1-3 女儿墙上避雷带 图 1-4 屋脊上避雷带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电气化和数字化普及的时代来临,,人民的物质生活

避雷针,格构式,避雷带


图 1-1 单钢管独立避雷针 图 1-2 格构式独立避雷针图 1-3 女儿墙上避雷带 图 1-4 屋脊上避雷带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电气化和数字化普及的时代来临,人民的物质生活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863;TU3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猛;李健;崔成;沈磊;;预防110kV变电站避雷针断裂的方法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年23期

2 骆永生;;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钢结构设计方法与思路的研究[J];安徽建筑;2015年05期

3 张X;苗用新;白建辉;;基于静风压的独立避雷针横截面优化[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3期

4 孙海峰;严青荣;郑平;付成武;;钢管模板支架风荷载体型系数的探讨[J];浙江建筑;2015年05期

5 马崇;程明;陈韶瑜;张兆凯;;风载荷下避雷针塔静态受力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5年01期

6 柯世堂;王同光;梁俊;赵林;;兆瓦级风力机结构风振系数取值探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7 陶玲;黄鹏;顾明;全涌;;低矮建筑屋面风荷载分区体型系数研究[J];建筑结构;2014年10期

8 沈之容;李孙伟;倪阳;;沿海高耸结构台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值初探[J];建筑结构;2013年24期

9 龙海波;陶青松;;1000kV特高压输电钢管塔风振系数取值优化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S1期

10 徐志强;刘红;;分析钢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鹏飞;变电站避雷针结构顺风向风振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张习卓;特高压主变套管设备引下线及接线端子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高阳;低矮建筑屋面局部极值风压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4 宋玉;1000千伏特高压铁塔组立施工中的抗风能力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

5 孙光华;不规则光伏板阵列群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6 王光达;基于CFD的雕塑类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7 袁翔;矩五拱折叠网架结构绕流计算技术与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8 伍斯;基于ANSYS的避雷针杆的有限元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高东方;避雷钢管塔结构风振特性与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宁小文;二阶弹塑性分析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9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589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