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硫酸盐腐蚀介质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图文】:
再生骨料组分[11]
再生混凝土复杂界面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宗平;陈宇良;徐金俊;薛建阳;;多轴受力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2 徐明;王韬;陈忠范;;高温后再生砂浆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2期
3 李文贵;肖建庄;黄靓;Surendra P.Shah;;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2期
4 衡艳阳;赵文杰;;苯丙乳液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及机理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4年06期
5 梁超锋;刘铁军;邹笃建;杨秋伟;冯丽;;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09期
6 阮雪琴;赵全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与界面结构性质研究[J];工业建筑;2012年S1期
7 戴显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努力践行砼业低碳理念——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J];混凝土;2012年01期
8 王瑞敏;王林秀;;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9 邱怀中,何雄伟,万惠文,曹蓓蓓,肖开涛;改善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10 水中和,万惠文;老混凝土中骨料-水泥界面过渡区(ITZ)(Ⅱ)——元素在界面区的分布特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史才军;张家科;李亚可;;利用二氧化碳强化再生骨料性能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周元;孙新章;;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祁兵;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抗侵蚀性能与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黄谦;电场与硫酸盐共存环境中水泥基材料的劣化及其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琳;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曹瑜斌;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显微结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钿渊;再生粗骨料强化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石帅锋;基于集料减振功能设计的高阻尼混凝土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冯超;再生粗骨料分类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张鑫;再生混凝土内部微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响应关系[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邓媛媛;再生砂浆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建;硫酸盐与氯盐对水泥基材料侵蚀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亚可;二氧化碳强化再生骨料改进其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余金梅;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5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2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