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岩质石质混合料及砾质混合料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图文】:
图 2-5 砾质混合料和石质混合料中 P2-5频度分布(注:每个含量范围表示包括下限,但不包括上限)2 本次取样样品及其级配特征2.1 取样情况.1.1 取样区地层概况配制本次试验用填料的渣料样品取于都江堰市拉法基水泥厂下一座石山中,均为开采爆破后所留。矿区内大面积出露泥盆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地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零星分布。含矿层为二叠系下统栖霞、茅1q+m):顶部为浅灰色厚层石灰岩,厚约 40m;上部为灰至深灰色厚层石灰约 60m;中部为浅灰色厚层石灰岩夹少量厚层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层钙质泥岩;厚约 240m;下部为灰至浅灰色中厚层石灰岩夹少量厚层灰
图 3-2 B4-1 样 ρd~w 关系曲线 图 3-3 B4-2 样 ρd~w 关系曲线图 3-4 B4-3 样 ρd~w 关系曲线 图 3-5 B5-1 样 ρd~w 关系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叔藩;关于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设计(下)[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2期
2 段玉凤;;碾压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1988年10期
3 吕伟民;;炭黑加劲沥青及其混合料[J];石油沥青;1989年01期
4 李刚;肖青;许兵;谢国瑞;张蕾;;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与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年12期
5 姚青梅;;微表处混合料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资讯;2010年24期
6 余叔藩;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设计(上)[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1期
7 贾渝,张全庚;热拌沥青混合料:21世纪展望与挑战——材料与混合料设计[J];石油沥青;2002年01期
8 长应海;;水泥稳定再生基层混合料设计及性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年06期
9 胡建明;;橡胶沥青抗裂系统混合料设计方法及其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7年03期
10 姚思涵;;50号硬质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J];石油沥青;201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拾方治;孙大权;李秀君;吕伟民;;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拾方治;孙大权;李秀君;吕伟民;;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钱国超;赵(亻黾);陈功;;橡胶沥青开级配混合料设计与工程应用[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4 聂品荔;潘欣;梅学兵;曹林涛;;SMA混合料设计和铺面平整度的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魏如喜;;SMA混合料设计某些问题的探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6 商耀祥;罗东花;;SMA混合料设计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7 刘朝晖;丁立;李宇峙;;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混合料设计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钱国超;赵P
本文编号:2627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2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