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19:52
【摘要】: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像大型会议展览中心、超大跨工业建筑、超大地下车库等这种超长连续结构中。由于预应力的施加使得结构的内力以及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尤其是在预应力梁柱节点区域,应力变化较为复杂;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比正常使用阶段更大的荷载效应;此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在施工中难以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难题。因此,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以及施工关键技术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这不仅关系到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安全,也直接影响项目进度与成本。本文以某会议展览中心展厅为依托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理论研究对预应力加腋梁在均布荷载下的梁端及中跨的弯矩,为该类梁的配筋提供设计依据。(2)通过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连续梁采用的两种节点搭接构造形式(一种是梁侧加腋构造形式,另一种是梁顶设齿块构造形式)建立实体模型,对比研究分析两种搭接构造形式节点的应力分布规律;(3)通过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次梁的张拉施工阶段的三种不同张拉顺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三种不同张拉顺序对于边梁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效应,选取合理的张拉顺序;(4)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柱节点配筋较密导致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筑以及预应力筋穿设时易于普通钢筋位置发生冲突等施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当采用梁侧加腋构造形式张拉时,由于梁侧加腋应力扩散区域加大,导致节点应力变化较为平缓;(2)当采用梁顶设齿块构造形式进行张拉时,张拉端区域内由于由于截面形式发生变化,应力曲线在张拉端内发生突变,并且受局部压应力的影响导致此区域内压应力较大。(3)就应力分布而言,梁柱节点预应力筋搭接采用梁侧加腋构造形式是优于梁顶设齿块构造形式的。(4)在选取的三种不同张拉顺序中,对于边梁应力和位移影响最小的是从中间往两端张拉顺序。(5)对于主次梁配筋较多,梁柱节点配筋较密,普通混凝土无法浇筑的问题,引入了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并经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自密实混凝土符合预期效果,可以在以后有类似问题的工程中使用。
【图文】:

张拉,搭接


梁面留槽张拉搭接图

梁宽,张拉,加腋,搭接


梁宽加腋张拉搭接图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钧雅;;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预应力张拉顺序及锚固区受力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2 王立波;张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梁张拉顺序对结构效应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05期

3 于天来;姜震;;连续刚构箱梁桥腹板开裂原因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2期

4 贺函;;沈阳站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6期

5 高子龙;;浅析预应力结构在工程上的应用与发展[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柯元树;;某超大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1年03期

7 苏锋;蒋晔;蔡永昌;;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0期

8 金永刚;周奎;李伟;;基于OpenSees的碳纤维加固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5期

9 郑小聪;;磨细矿渣粉及粉煤灰双掺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1期

10 徐高东;张幸祥;沈漪红;张畅畅;;多层预应力框架工程几种不同张拉施工次序下预应力次内力变化分析[J];建筑施工;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欢;基于分段张拉的超长大跨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性能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2 赵艳峰;大悬臂盖梁施工阶段受力监测与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黄月华;基于频率法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2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32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7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