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11:49
【摘要】:膨胀土又称“胀缩性土”,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含量较高,亲水性很强,具有干缩湿胀的特点,对工程建设具有极大危害。因此,在膨胀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先对膨胀土进行改良,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铁尾矿砂和电石渣都是矿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料,长期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本研究依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尾矿细砂改良膨胀土工程性质及微观机理》(编号:1608085MD81),在工业废料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这一改良方法的基础上,以宏观力学试验研究改良土的工程性质,以微观试验方法解释其机理,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单独掺入铁尾矿砂改良膨胀土时,随着掺砂率的增加,改良土中粉粒和砂粒的含量增加,黏粒含量不断减少;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在掺砂率为30%时达到最大;内摩擦角则持续增大;改良土的压缩性得到明显改善;单独掺入电石渣改良膨胀土时,改良效果最佳的含水率应比击实试验所确定的最优含水率高两个百分点。(2)较之单一改良剂,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法对改良土的内摩擦角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而对黏聚力的影响比之单掺电石渣有所下降;复合改良土在长期浸水条件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压缩系数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都在浸水28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3)通过改良土的SEM试验发现铁尾矿砂对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但砂与土之间普遍存在裂缝;复合改良后的膨胀土孔隙发育程度明显减弱,土体结构也更加致密。MIP试验结果显示,掺入铁尾矿砂减少了土体中颗粒内和颗粒间的微、小孔隙,增加了大孔隙的数量;复合改良法对7μm左右的孔隙有更好的充填作用;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大、中孔隙减少,微、小孔隙增多。微观SEM试验和MIP结果与宏观力学试验结果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图文】:

膨胀土,分布范围


第一章 绪论景又称“胀缩性土”,蒙脱石、伊利石等亲水性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种高塑性土。它具有吸水体积膨胀、干燥失水后收缩开裂的特湿胀的特性,常常导致修筑在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6]。国的学者对膨胀土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膨胀土的命名是“难对付的土”,英国称作“伦敦黏土”,南非和澳大利亚称之、中非和印度称之为“黑色棉土”,而美国则称之为“隐藏的文献中对膨胀土的叫法也有很多,比如膨胀土、胀缩土、高塑胀性土等[4,7-8]。科技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更为细致,目前比较胀土”,英文翻译为“Expansive soil”。

空间分布,塑性图,分类法


图 1. 2 塑性图分类法[1]Fig 1.2 Plastic graph classification别方法种判别分类方法是比较常用和一些经典的方法。此外,膨美国肯务局分类法[7,16]、南非威廉姆斯分类法[1,16]、柯尊敬分[7]、多指标数学式判别分类法[16]、Fisher 分析法[18-19]、电阻[21-22]、遗传投影寻踪模型法[23]、物化特性判定分析法[24]、聚类法[26-27]、自由膨胀比法[18]、改进 TOPSIS 法[28]、集对基本工程性质研究特性与力学性质受其结构特征的影响[31-32]。膨胀土特有的成分、颗粒形状以及微裂隙的形态、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响,而且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水以及风化作用特殊工程性质,世界上许多学者对膨胀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观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万涛;吕治刚;王睿;李红昌;;粉煤灰及电石渣改良膨胀土干湿循环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9年21期

2 袁野;李晓红;张天蔚;杨光辉;;膨胀土路基病害防治[J];吉林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3 王志伟;;浅谈高速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的施工[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3年03期

4 马强强;梁昕宇;代梓帆;宁少帅;余锦;;膨胀土不良工程特性对滑坡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2019年03期

5 王冬;;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J];居舍;2019年17期

6 郄国增;;膨胀土特性分析[J];河北水利;2018年06期

7 郄国增;翟新典;;邯邢地区膨胀土自由膨胀率估测方法研究[J];河北水利;2017年02期

8 谢舒雷;朱大勇;侯超群;孙志彬;;干湿循环作用对合肥膨胀土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9 董兵;;公路膨胀土的危害及石灰土处置方法探析[J];智能城市;2017年09期

10 许长辉;孙树林;;贝壳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灵芳;李茂华;毕娜;;某输气管道沿线膨胀土的强度特征[A];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第二十二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张锐;郑健龙;杨和平;;对新公路膨胀土判别分类方法的试验验证[A];第四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8年

3 陈继灿;崔可锐;gι

本文编号:2634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34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