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装配式辐射供冷顶板传热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15:40
【摘要】:辐射顶板供冷系统由于高效节能且舒适性强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密切关注。然而,辐射供冷顶板的表面不均匀导致低温区域易结露的现象阻碍了辐射空调在炎热潮湿地区更广泛的发展。同时,现有的辐射顶板类型(如混凝土辐射顶板和抹灰层毛细管辐射顶板)后期维修困难,现场铺设的质量难以保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空气层进行热量交换的直管式的装配式辐射顶板,既符合现代装配化的市场需要,又解决了辐射板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局部冷凝的问题。为了更准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装配式辐射供冷顶板性能的影响,在考虑管壁厚度与顶板厚度的前提下,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温度不均匀系数和供冷能力来综合评估不同辐射板的结构和供水参数对装配式辐射顶板的表面温度分布和供冷特性的影响,并对计算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具体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空气层进行热量交换的直管式的装配式辐射顶板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了板内导热及空气层内对流和辐射换热,对辐射顶板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装配式辐射顶板表面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2)在辐射空调实验室平台内,布置12个板面温度测试点,获得不同供水参数下装配式辐射供冷顶板表面的平均温度。根据实验模型的具体尺寸,建立装配式辐射顶板物理模型,将实验获取的供水参数作为模拟的边界条件。实验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5%。同时,建立不同结构的装配式辐射顶板的传热模型,采用已验证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不同冷水供水参数(温度和流速)和辐射板的结构参数(管间距、空气层厚度、金属天花板厚度和管壁厚度)情况下装配式辐射顶板表面温度分布及其供冷能力的变化规律。(3)在相同的供冷能力下,比较装配式辐射顶板与现有的辐射顶板(混凝土结构辐射顶板和抹灰层结构毛细管辐射顶板)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图文】:

实验原理,空调系统,温度传感器


辐射空调系统实验原理图

实物,辐射板,金属


金属辐射板实物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帅华;孙宗耀;张玉明;;地下车库顶板结构形式比选[J];门窗;2014年09期

2 吴士良,宋扬,来存良,席京德;综放面顶板结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9年02期

3 刘士亮;;混凝土顶板保护层一次施工法[J];建筑工人;1988年07期

4 潘岳;耿厚才;;“折断式”顶板大面积冒落的尖点突变模型[J];有色金属;1989年04期

5 赵吉玉;吴士良;王辉;;采空区下动压巷道顶板结构及运动分析[J];煤炭技术;2016年06期

6 张静;蒋继兰;;车库顶板的绿化及排水处理[J];陕西建筑;2008年09期

7 郭丹阳;;地铁车辆中顶板结构设计研究[J];科技展望;2014年23期

8 谢娜;赵志明;王干;赵建忠;;苏州某纯地下车库顶板结构体系的经济性分析研究[J];江苏建筑;2014年05期

9 赵同彬;郭伟耀;韩飞;顾士坦;;工作面回采速度影响下煤层顶板能量积聚释放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8年10期

10 王婧;;地下车库顶板结构形式的经济性分析[J];门窗;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范辉;王湘安;单玉坤;张金海;;某地下车库顶板结构方案探讨[A];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刘娜;;大型车库顶板结构方案比较[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安栓志;赵继忠;陈旺明;;车集矿井二_2煤层顶板结构及岩性特征分析[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3年

4 马国岭;;地下车库顶板结构方案经济性探讨[A];第十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贾吉敏;;一种无柱大跨度预制拱形顶板拼装工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6 王桂林;彭跃;郭超;张永兴;;高填方涵洞不同顶板结构的设计对比[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7 王福州;Zhao Liangjun;;赛诺冗余内防水抗渗密封系统在地下车库顶板渗漏修缮施工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先进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8 勾鸿量;李遇春;;晃动流体对斜底环形水箱顶板冲击效应的试验研究[A];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8年

9 王福州;赵良军;;赛诺冗余内防水抗渗密封系统在地下车库顶板渗漏修缮施工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建筑物建设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0 黄庆享;;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及合理支护阻力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桃宣;深挖内部潜力 发挥自身优势[N];马鞍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铁雄;岩溶顶板与桩基作用机理分析与模拟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正和;回采巷道顶板切缝减小护巷煤柱宽度的技术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马睿;巷道快速掘进空顶区顶板破坏机理及稳定性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李小萌;急倾斜综放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及支架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翟英达;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的面接触类型及稳定性力学机理[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采空区群顶板动静稳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

2 刘金芝;装配式辐射供冷顶板传热性能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3 关凯;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硐室顶板垮塌体形状上限分析[D];东北大学;2015年

4 饶丹琳;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系统性能与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5 宋凯;郭家湾煤矿采空区煤柱顶板结构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6 廖买利;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非稳态特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7年

7 李霞;基于经济性能的地下车库顶板结构方案选型与设计技术[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玮;顶板辐射复合空调室内颗粒的分布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9 于正军;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研究及支护优化[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10 周金龙;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结构及支架载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56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56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