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地基中钉形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
【图文】:
结合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场静载荷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对钉形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工地现场所取土样,进行水泥土配合比试验,探究该地区水泥土随掺量和龄期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尝试配制能有效提升该地区水强度的复合外加剂;(2)在现场对钉形水泥搅拌桩取芯,探究桩身强度随深度变化。进行现场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承载和沉降特性开展研究。并通过桩身埋设计,研究在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3)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使用 FLAC3D 软件进行变参数分析,改变影响钉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如不同扩大头高度/桩长(H/L)、上下桩径D/d)、桩长 L 和桩间距 S,以模拟深厚软土中不同组合下的钉形搅拌桩复合的承载力变化规律,并对各工况中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了分析研究。本文技术流程图如图 1-1 所示。
故从这方面可将钉形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分为两,二是非加固区。存在两个基本特点: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是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的;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前一种特征或称为均质地基(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后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机理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界于浅基础和桩基础之间。组成上来看,,一般情况下,又可将钉形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间土、褥垫层三部分。如下图 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培胜;刘波;刘松玉;;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赵明华;李权;刘猛;张玲;;路堤荷载下考虑地基成层性的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02期
3 王卫斌;郭永发;施润凤;;数值分析中钉形水泥土桩的弹性模量选取研究[J];路基工程;2014年01期
4 阮波;阮庆;田晓涛;王净伟;杨关文;;淤泥质粉质黏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5 许原骑;赵元保;徐乃芳;臧延伟;章天杨;;大直径钉形搅拌桩加固软基失稳事故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12期
6 罗大生;肖超;张可能;何杰;陈星光;;南沙地区钉形水泥土搅拌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7 胡焕校;范俊海;罗大生;胡峰;;路堤荷载下基于上下桩径比的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承载机理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8 郭超;闫澍旺;肖世伟;陈则连;;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9 易耀林;刘松玉;朱志铎;;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9期
10 蔡志;;钉形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的数值模拟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为民;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及止水帷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俊辉;四种醇胺类物质对水泥水化及强度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卢晓磊;改性醇胺类外加剂对水泥性能影响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3 俞伟;胶济客运专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李琦;深圳地区海相淤泥水泥土强度特性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265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5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