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铝形态影响分析的混凝超滤过程膜污染控制机制研究
【图文】:
该种方式污染物会累积于膜的表面,因此膜更易于受到污染,通常用于实验室对膜污染机理研究的过程中。如图1-1(b)所示,错流过滤又称横向过滤,是料液平行于超滤膜进行流动而滤过液垂直于超滤膜流动的一种过滤方式,该种方式平行于膜表面流动的料液提供一定的剪切力可以部分去除易于沉积于膜表面的污染物,因此更能稳定运行较长工艺周期,实际超滤工艺中多采用该种过滤方式,当然实验室小试及中试也常有采用。由于错流过滤为实际超滤工艺过程中常采用方式,关于膜工艺优化常以错滤过率反应器进行研究。Madaeni 等[66]研究发现临界通量随着错流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这有利于更长时间稳定的运行超滤工艺。Chang 等[67]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料液中污泥颗粒粒径过大时不宜增大错流速率,这是由于较大污泥颗粒易于被错率速率引发的膜表面剪切力所打碎,而较小的污泥颗粒反而易于沉积于膜表面,引发严重的膜污染。尽管错流速率的变化对超滤膜污染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能使膜污染完全避免,因此膜清洗过程势在必行。因此关于膜清洗过程对膜污染的影响也是膜工艺优化中一部分非常重要的内容。Liu 等[68]采用三种不同的化学清洗剂
研究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王磊;黄丹曦;王旭东;;高岭土对不同污染物微滤过程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2 朱圆圆;沈菊李;吕晓龙;左滢;颜婷婷;眭彤;;浸没式超滤膜组件运行参数的优化[J];膜科学与技术;2014年06期
3 林英姿;史妍;;超滤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王红雨;齐鲁;陈杰;陈清;李圭白;;颗粒物粒径和有机物分子量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5 李政剑;石宝友;王东升;;不同粒径粉末活性炭对水中天然有机物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11期
6 李海鹏;丁慧;王海峰;曲险峰;李玲燕;李进辉;;水处理中超滤膜污染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2年11期
7 齐鲁;王洪臣;郑祥;程荣;陈清;陈杰;梁恒;李圭白;;超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临界通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1年06期
8 周贤娇;董秉直;;不同组分的有机物对膜过滤通量下降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9 孟凡刚;张捍民;杨凤林;李艳松;张兴文;;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滤饼层渗透模型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10 郭瑾;马军;;不同性质天然有机物对水中颗粒稳定性影响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停;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强化低浊水混凝及水质安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姚萌;基于颗粒物聚集形态特征分析的超滤膜污染控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任鹏飞;基于颗粒形态变化的变速沉淀过程稳定性控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吴珍;高分子铝盐优化混凝控制水中腐殖酸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刘婷;三种预处理技术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永红;粘土颗粒和有机物对浸没式超滤膜给水处理的膜污染特性[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哲;典型无机污染物与溶解性有机物共存时的PVDF超滤膜污染行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续海洋;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3 郭妙春;水中颗粒物与非溶解态有机物赋存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0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6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