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东北严寒地区乡村民居节能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17:22
  我国乡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伴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居住条件的需求,乡村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建筑能耗增长,乡村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建筑节能系统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气候条件恶劣,采暖期长达半年,加之极寒气候频繁发生,建筑高能耗问题更为突出。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节能意识差,乡村民居仍延用自筹自建的方式,这些因素给乡村民居节能技术的推广带来了阻力。如何在满足室内舒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建筑自身特点,以经济可行的方式推动乡村民居节能设计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调研和测试为基础,围绕东北严寒地乡村民居采暖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建筑学的视角开展乡村民居节能优化研究。通过对东北严寒地区4个省42个村落进行系统调研,从被访家庭特征、建筑形态特征、围护结构特征、采暖系统特征和节能理念导向5个方面入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针对不同建筑形态特征、围护结构构造的乡村民居,进行冬季室内热环境分析,从而找出乡村民居及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能耗计算理论模型和调查研究结果,提炼出乡村民居节能优化的3类关键要素,即:室内外计算参数、建筑形态要素、...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北严寒地区乡村民居节能优化研究


“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暖位相交替周期[11]

影响因素,乡村,民居,意义


图 1-3 研究目标及影响因素Fig.1-3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influence factors意义北严寒地区乡村民居的性能指标,不仅有利于营造舒适

舒适度,评价指标


- 14 -图 1-4 舒适度评价指标随时间被提出的累计数量[101]Fig.1-4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comfort evaluation indexes ov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洮河流域近36a主要水文要素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刘红兵,王汉卿.  地下水. 2017(03)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蓝图绘就 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超过50%[J]. 吕俐.  中国勘察设计. 2017(04)
[3]旧工业厂房节能改造的费用效益评价研究[J]. 王凤清.  工程经济. 2017(03)
[4]从近年春节看中国乡村发展走向——浅谈中国乡村没落之根本[J]. 罗会胜.  城市地理. 2017(02)
[5]基于采暖空调总能耗的武汉地区居住建筑建筑最佳朝向研究[J]. 李运江,李易斌,张辉.  南方建筑. 2016(06)
[6]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优化设计[J]. 甄蒙,孙澄,董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6(10)
[7]湖北城市与农村居住建筑适应性热舒适的比较研究[J]. 熊燕.  住区. 2016(05)
[8]德国在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J].   青海科技. 2016(04)
[9]木板壁民居对湿热气候的适应性[J]. 杨真静,徐亚男,彭明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6(04)
[10]气候变化对中国寒冷和夏热冬暖城市建筑能耗的影响[J]. 许馨尹,于军琪,李红莲,杨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6(04)

博士论文
[1]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 郝石盟.清华大学 2016
[2]基于价值工程的湘北农村住宅节能设计评价与优化研究[D]. 金熙.湖南大学 2014
[3]潮汕地区农村住宅气候适应性研究[D]. 金玲.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天津地区零能耗住宅设计研究[D]. 房涛.天津大学 2012
[5]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D]. 张海滨.天津大学 2012
[6]气候变化对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影响及确定方法研究[D]. 刘魁星.天津大学 2012
[7]陕西关中农村新民居模式研究[D]. 虞志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8]基于气候的采暖空调耗能及室外计算参数研究[D]. 万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9]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 王建华.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东北农宅供热能耗模拟分析与动态模型构建[D]. 李佳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2]建筑动态负荷及能耗模拟用“极端气象年”的构成研究[D]. 范瑞瑞.重庆大学 2015
[3]气候变化对天津市办公建筑制冷和采暖能耗的影响[D]. 翟蕾.兰州大学 2014
[4]气候变化对天津市建筑采暖和制冷能耗的影响[D]. 史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
[5]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室内舒适度指标与节能评价技术研究[D]. 高元鹏.天津大学 2012
[6]气候变化对天津地区建筑能耗的影响[D]. 谭炳刚.天津大学 2012
[7]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特征[D]. 董庆林.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中英美绿色(可持续)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D]. 胡芳芳.北京交通大学 2010
[9]试论维特鲁威乌斯及其《建筑十书》[D]. 孙国强.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0]基于气候变化下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D]. 刘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42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42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d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