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万州百安坝道路照明规划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9 01:43
  本文依托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团队名称:健康照明创新团队,编号:CXTDX201601005)。机动车道的照明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为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不仅可以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可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美化城市生活环境。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飞速增长,道路照明水平参差不齐和能耗巨大的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有关道路照明方面的研究很多,包括道路照明照明方式的研究、标准的研究,道路照明中的眩光研究等等,然而很多研究并没有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例如,研究时并没有考虑道路环境要素对道路照明的影响。因此,本文从道路照明的实际出发,根据日常生活经历及参与项目时发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眩光与遮挡的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这一课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文献及相关资料的研究,结合实际生活经历,梳理总结出了影响道路照明光环境的几方面要素。其次,通过客观的实测数据与主观问调查价对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的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通过德尔菲法与主观问卷调查的结果向比较,以期初步了解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眩光与遮挡城市道路照明光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以万州百安坝道路照明规划为例


重庆市都市区道路网规划图

布灯,基本的,方式


图 2. 3 基本的五种布灯方式Figure 2. 3 Basic five kinds of light cloth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基础照明布置方案一共有 5 种。如图 2.2 所示,这些方案是:单侧布灯布灯、双侧对称布灯以及中央(横向悬索)布灯与中央对称布灯。当这些布灯方式也被组合使用。对于给定的道路宽度,布灯类型在很大

灯具,外伸,布灯,灯杆


图 2. 4 正外伸以及负外伸式灯具以及其有效道路宽度Figure 2. 4 Extended and negative extension lamps and their effective road width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单侧布灯在单侧布灯的方式中,所有的灯具都位于道路的一侧。这些灯具的安装方式为灯杆式,有时在路面过窄、无法安装灯杆的情况下,也会采取壁挂的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对城市道路眩光的防眩设施改善设计[J]. 杜志刚,徐弯弯.  公路. 2017(09)
[2]基于DIALux模拟试验的小城市道路照明方式探讨[J]. 黄义贤.  照明工程学报. 2016(04)
[3]“动态照明”视觉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日本“东京晴空塔”夜景照明为例[J]. 刘晓希.  装饰. 2016(03)
[4]照明设计对人的视觉感受影响研究[J]. 侯宁,张玉明,刘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12)
[5]LED屏幕夜间光污染监测与评价研究[J]. 高成康,秦威,房科靖,毕乾,陈杉.  照明工程学报. 2015(01)
[6]高速公路现行照明方式解析[J]. 赵海天,赖冠华,胡艳鹏,王少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05)
[7]道路照明标准比较和节能分析[J]. 史玲娜,陈伟民,刘显明,赖伟,雷小华.  照明工程学报. 2014(03)
[8]国内外光污染研究现状综述[J]. 郝影,李文君,张朋,张金艳,许杨,孙宏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9]广州市玻璃幕墙建筑不同季节光环境比较分析[J]. 房巧丽,周健,周丽旋,王娟娟,吴彦瑜,彭晓春.  照明工程学报. 2014(01)
[10]基于田口方法的道路照明精细化设计[J]. 袁征.  照明工程学报. 2014(01)

博士论文
[1]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研究[D]. 翁季.重庆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城市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设置评价研究[D]. 袁有无.重庆大学 2014
[2]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精神卫生立法评价指标框架[D]. 邓芳.中南大学 2014
[3]苏州市区夜间光环境变化研究[D]. 姚兴霞.苏州科技学院 2010
[4]公共空间照明设计的心理学评价[D]. 陈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5]苏州市光环境问题及对策初步研究[D]. 张铭连.苏州科技学院 2007
[6]建筑光环境的环境行为学研究[D]. 张莹.河北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4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44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