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02:45
  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之对经济规律和市场变化的认识不足,可能造成潜在的财务风险,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殊性,涉及资金巨大,所用工期较长,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复杂多变,须有效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主动识别各种潜在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和防控,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本文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以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为研究内容,对其财务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在分析M建筑施工企业概况的基础上,对M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并识别出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包括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从内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影响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因素,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滞后,内部信息不对称,对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专家计分法对M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评价。根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M建筑施工企...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技术路线

架构图,企业组织,建筑施工企业,钢铁


3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识别153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识别3.1M建筑施工企业的概况期初,M建筑施工企业以生产钢铁是以冶炼为主要产业,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创者和中坚力量。M企业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鞍山钢铁厂的建设,到后来承接建设包钢、攀钢、宝钢等等,M企业陆续承接了我国绝大部分钢铁企业,成为新中国钢铁企业的的奠基者。目前,M建筑施工企业是中国特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前八大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十多家甲级科研设计院,以及几十项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名列世界前茅,双特级施工资质企业高达10家。M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创新型企业,M企业组织机构如下图3.1所示:图3.1M企业组织架构图M建筑施工企业始终以做国家基本建设主力军、做新型产业领军者为主导,坚持以卓越的核心技术、不可复制的产业优势、坚持不懈的的创造创新能力,勇敢承担引导中国建筑产业迈向更高一层的责任;坚持以强而有力的建设能力为基础,不断升级转型,成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中坚力量;坚持保持以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动能,主动担负起国家新型产业引路者、开拓者、创新者的重任,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靓丽的风景。

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


3M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识别21图3.22013-2018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此外,M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不足,融资途径单一。缺乏长期融资渠道,清欠回款大量使用资产证券化方式,造成单一融资渠道规模超量,除引起企业自身财务风险以外,还引起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关注,尽而使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信息披露成本与风险。3.3.2M企业投资风险M企业投资活动主要涉及工程承包以及房地产开发。M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依靠三种途径实现,包括收回投资、获得投资收益、处置资产;现金流出包括了购买资产以及投资支付的现金,从下表3.5可以看出M企业从2014年到2018年固定资产总值在稳步减少,但是无形资产的投入每年都在逐步增加,近几年,M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不断扩展,同时M企业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专利发明的培养,使的M企业能够保持不断的创新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投资并不能立刻变现,特别是无形资产的投资变现速度慢,很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不断增长,特别是近两年加大了投资力度,体现了M企业有坚实的投资基础更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但是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在无形中增大。表3.5M企业2014-2018投资现金流量表日期2018/12/312017/12/312016/12/312015/12/312014/12/3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1173745-1828196-319197-560260-320497固定资产(万元)27370042860350300377630154223287475无形资产(万元)16133731541918144168614527351496756长期股权投资(万元)1385486891607516349391503393921资料来源:根据2014-2018年M企业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整理3.3.3M企业经营风险“两金”指标偏高。“两金”指标代表营运资金的质量,所以对应收账款与


本文编号:2944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44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8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