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域职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深圳市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00:24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影响城市要素的分布进而重塑城市空间格局。以深圳为实证案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站域职住空间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2009年到2015年,深圳轨道交通站域范围的职住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居住和就业的总量及开发密度均大幅增加,居住主要表现为商品房的增长,就业主要表现为非工业类就业的增长;但不同区位的站点职住空间变化特征不同,中心区站点以就业建筑的增长为主,平均增量显著高于近郊区站点;而近郊区站点以居住建筑的增长为主,平均增量显著高于中心区站点;相应的,中心区站点的职居比大幅上升,近郊区站点的职居比出现显著下降。研究认为:轨道交通带来了可达性的提升,加强了中心区与近郊区的职住联系,但也促进了职住空间的分离;中心区对于就业的强大集聚效应不利于非中心地区形成具有"反磁力"效应的就业次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考虑强有力的配套政策鼓励就业在近郊区和外围区站点的集聚。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1.2 站域范围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 研究发现
2.1 总体变化特征
2.1.1 站域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总量均呈增长态势,容积率整体上大幅增加
2.1.2 居住主要表现为商品房的增长,就业主要表现为非工业类就业的增长
2.2 分区域的变化差异
2.2.1 中心区站点以就业建筑的增长为主,近郊区站点以居住建筑的增长为主,近郊区站点的平均建筑增量最大
2.2.2 近郊区站点的居住建筑平均增量最大,且显著高于中心区站点
2.2.3 中心区站点的就业建筑平均增量最大,且显著高于近郊区站点
2.2.4 中心区站点的职居比大幅上升,近郊区站点的职居比显著下降,外围区站点的职居比小幅上升
3 讨论: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职住变化
3.1 中心区与近郊区职住依赖程度加深
3.2 需要出台差异化的促进职住混合的政策
4 结论
本文编号:3280952
【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1.2 站域范围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 研究发现
2.1 总体变化特征
2.1.1 站域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总量均呈增长态势,容积率整体上大幅增加
2.1.2 居住主要表现为商品房的增长,就业主要表现为非工业类就业的增长
2.2 分区域的变化差异
2.2.1 中心区站点以就业建筑的增长为主,近郊区站点以居住建筑的增长为主,近郊区站点的平均建筑增量最大
2.2.2 近郊区站点的居住建筑平均增量最大,且显著高于中心区站点
2.2.3 中心区站点的就业建筑平均增量最大,且显著高于近郊区站点
2.2.4 中心区站点的职居比大幅上升,近郊区站点的职居比显著下降,外围区站点的职居比小幅上升
3 讨论: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职住变化
3.1 中心区与近郊区职住依赖程度加深
3.2 需要出台差异化的促进职住混合的政策
4 结论
本文编号:3280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8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