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重庆主城轨道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5 08:48
  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机动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轨道站点的开发越来越紧密,与之产生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国内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种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目前国内城市设计范畴内针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周边空间综合开发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轨道换乘站点为例,对其周边街区空间的土地利用、空间联系、功能使用物质要素特征进行梳理,并通过对乘客行为活动及出行方式等相关因子展开研究,探讨提出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本文针对当前轨道交通发展背景,对重庆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特征及轨道交通发展概况进行介绍,探讨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和周边街区空间的影响。从国内国外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两方面的相关研究着手,对已有理论成果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并介绍了三个在国内外比较成功的轨道交通站点案例。以上内容一方面为本文针对重庆市轨道交通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借鉴,另一方面为空间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经验支撑。其次,对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点进行...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1.2.2 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山地城市
        1.6.2 轨道换乘站
        1.6.3 站城一体开发
        1.6.4 联合开发
        1.6.5 街区
    1.7 论文框架
2 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现状概况与相关理论研究
    2.1 主城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概述
        2.1.1 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特征
        2.1.2 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2.1.3 轨道交通对重庆城市发展的影响
        2.1.4 主城区轨道换乘站点概述
    2.2 基础理论支撑
        2.2.1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理论(TOD)
        2.2.2 紧凑城市
        2.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4 城市触媒理论
    2.3 研究理论重构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东京涩谷站(复杂地形站点周边地区再开发)
        2.4.2 横滨港未来站(站点与街区一体化规划开发)
        2.4.3 香港九龙站(物业+地铁模式)
    2.5 本章小结
3 重庆市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的问题研究
    3.1 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研究
        3.1.1 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选择与影响区确定
        3.1.2 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点的分类
        3.1.3 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点调研方法
    3.2 土地利用问题
        3.2.1 各类站点土地利用特征
        3.2.2 集约水平待提高
        3.2.3 用地布局不合理
        3.2.4 土地开发待拓展
    3.3 空间关联问题
        3.3.1 各类站点交通关联特征
        3.3.2 接驳空间仍需改善
        3.3.3 街区空间联系不紧密
    3.4 功能使用问题
        3.4.1 各类站点人群活动及居民出行特征
        3.4.2 使用者功能感知消极
        3.4.3 功能使用不均衡
    3.5 本章小结
4 重庆市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问题原因分析
    4.1 主城区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问题的政策体制原因
        4.1.1 协调机制不统一,资源难整合
        4.1.2 权属划分不明确,制度不完善
        4.1.3 收益机制未健全,资金链断层
        4.1.4 统筹机制匮乏,政策未引导
    4.2 主城区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问题的开发机制原因
        4.2.1 以经验认知为误区的原因
        4.2.2 因目标偏离难实现的原因
        4.2.3 以开发模式为引导的原因
        4.2.4 因时序衔接易脱节的原因
    4.3 主城区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问题的规划设计原因
        4.3.1 土地使用层面—功能布局混杂,价值降低
        4.3.2 空间关联层面—街区联系薄弱,阻隔严重
        4.3.3 功能结构层面—结构层次单一,衔接不贯
    4.4 本章小结
5 重庆市主城区典型轨道换乘站周边街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建立均衡化的土地利用模式
        5.1.1 主导与混合并置的用地布局转变
        5.1.2 基于联合开发的模式优化
        5.1.3 各类站点案例优化建议—土地利用均衡化
    5.2 多层次的街区关联空间
        5.2.1 相互关联的活力街区
        5.2.2 “地铁中的街区”:多层次的穿越式步行网路
        5.2.3 各类站点案例优化示意—街区空间复合化利用
    5.3 功能联动的立体化布局
        5.3.1 “空间—时间”四维复合化功能分布
        5.3.2 “建筑中的地铁”:多维立体功能的复合
        5.3.3 各类站点案例优化示意—功能节点四维立体化
    5.4 彰显城市与生活品质的环境塑造
        5.4.1 城市广场、绿地与站点聚合
        5.4.2 公共环境的塑造
        5.4.3 案例优化指引—高品质的公共环境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重庆轨道枢纽站周边居民活动的调查问卷
    附录B 重庆轨道枢纽站周边土地利用统计表
    附录C 土地集约度因子调研数值
    附录D 调查样本频率分布及变量平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报快递”之五[J]. 王有发,杨照,庞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01)
[2]重庆主城区现状轨道交通问题分析与建议[J]. 刘海洲,钱卫力.  都市快轨交通. 2017(04)
[3]从“TOD”走向“TOR”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更新[J]. 郑金龙.  福建建筑. 2017(06)
[4]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价值的关系模型[J]. 郑喆,韩印,赵靖,张磊.  公路交通科技. 2017(02)
[5]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空间综合开发的研究[J]. 王海滨.  工程技术研究. 2016(08)
[6]深圳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基于地价梯度和开发强度梯度的分析[J]. 乐晓辉,陈君娴,杨家文.  地理研究. 2016(11)
[7]日本站城一体化开发对我国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以新横滨站为例[J]. 李文静,翟国方,何仲禹,陈泽武.  国际城市规划. 2016(03)
[8]国内外TOD开发案例分析及昆明TOD现状及实施建议[J]. 代艳萍.  价值工程. 2016(12)
[9]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初探[J]. 陈敏华.  建筑与文化. 2016(04)
[10]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的思考[J]. 吴燕,许玲.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6(02)

博士论文
[1]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紧凑发展及其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D]. 郝伟伟.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东南大学 2016
[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功能组织协调发展研究[D]. 任利剑.天津大学 2014
[4]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集约利用研究[D]. 乔宏.西南大学 2013
[5]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设计和规划管理策略研究[D]. 马红杰.中央美术学院 2013
[6]基于时空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研究[D]. 盛来芳.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 张育南.清华大学 2009
[8]城市立体化研究[D]. 董贺轩.同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重庆市轨道交通站点物业综合开发模式研究[D]. 代路.重庆大学 2016
[2]杭州轨道交通枢纽站点交通设施及其周边土地利用研究[D]. 陈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3]重庆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空间利用研究[D]. 赵畅.重庆大学 2014
[4]基于紧凑城市理念步行原则的街区尺度与道路模式研究[D]. 李恒鑫.南京大学 2014
[5]基于轨道交通的重庆市主城区TOD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 王岩.重庆交通大学 2012
[6]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山地城市空间优化研究[D]. 鲍巧玲.重庆大学 2011
[7]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 杨文杰.重庆交通大学 2011
[8]轨道交通与商业的联合开发及一体化设计初探[D]. 郁俞.同济大学 2008
[9]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一体化布局及换乘研究[D]. 顾静航.同济大学 2008
[10]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评价研究[D]. 黄丽彬.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08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608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