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作搜寻理论 搜寻行为 搜寻成本 大学毕业生就业
【摘要】: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影响其就业问题的解决。本文以工作搜寻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借鉴工作搜寻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微观主体视角,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宏观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因素,最后从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信息平台、提升搜寻能力、降低个人和企业搜寻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搜寻效率的建议。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关键词】: 工作搜寻理论 搜寻行为 搜寻成本 大学毕业生就业
【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山西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061
【分类号】:G647.38;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大规模扩招,过去十多年我国各个层次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一直在大幅度增加,总量由2002年的141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749万人,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生的年均增幅分别为13.5%、20.75%、16.6%和16.8%。1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巨文辉;工作搜寻成本及信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畅彦;;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2 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4 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武向荣;;教育扩展中的过度教育现象及其收入效应——基于中国现状的经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赖德胜;;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与防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陈敏,李志祥;解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赵修渝,陈杰;我国大学生失业现象的理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王锦丽;;失业问题研究——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学军;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莹;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胜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4 沈洁;职业心理测验在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中的效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延德;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胡永欣;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宋辉;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刘文文;安徽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陈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明;合伙创业系列篇之三:成功的创业团队是如何打造的?[J];成才与就业;2004年19期
2 张小明;合伙创业系列篇之四:如何避免创业团队过早“夭折”[J];成才与就业;2004年20期
3 郑秀芝;龙丹;;创业团队形成与演进过程的理论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4 杨忠东;;创业经之“如何组建创业团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张项民;;好的创业团队从哪里来[J];中国人才;2012年12期
6 吴博;;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创业团队的实践探索[J];成功(教育);2012年20期
7 孙鑫;;高校创业团队培养研究[J];商;2012年20期
8 陈娇;;大学生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1期
9 齐夏青;;投资人最看重的创业团队特质[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23期
10 陈景鑫;郭玲玲;张苗;;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晓斌;王重鸣;谢小云;;基于共享心理模型的创业团队动态适应能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唐素萍;施磊;;创业团队冲突对战略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俊;;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基于创业团队先前经验构成的观点[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烨;创业团队:合久必分?[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彭烨;创业团队是不是合久必分[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吴铭;创业初期如何组织创业团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景素奇;防止创业团队分裂的十大法宝[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记者 杨文;谭慷团队入选“国家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N];山西日报;2010年
6 杨沫 张欢;山大商院创业团队跻身“全国大赛”50强[N];太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慧敏 通讯员 甘泉 周红梅;保税区出新政吸引高端科技创业团队[N];宁波日报;2012年
8 资深行业专家 原北京国大副总经理 赵阳;创业团队缘何合久必分[N];21世纪药店;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庆环;“那是蚂蚁”:本科生的创业团队[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罗娟;二十个大学生公益创业团队获支持[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年军;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刚;创业团队风险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劲波;多层次创业团队决策模式及其决策绩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金泉;创业团队构成异质性、互动质量与创业绩效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振华;创业团队胜任力结构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冰;创业团队异质性、团队氛围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代光伦;国企创业绩效实现机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立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建设[D];山东大学;2006年
2 秦明青;科技型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蒋树强;创业团队声誉与组织合法性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翟书蓉;中信大东公司创业失败案例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朱华杰;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型创业团队再造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郎滔;创业团队中的领导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庞涛;中小高科技企业创业团队气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郭伟;创业团队结构—行为—绩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冯渠;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黄钊坤;创业团队成员对领导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2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03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