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下美国物流业税收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研究——兼论啄食秩序理论
本文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下美国物流业税收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研究——兼论啄食秩序理论
【摘要】:美国政府为实现物流业税收协同创新,在宏观管理、财政分权与产权制度方面打造了有益的制度环境。宏观管理中,逐步放松物流业的管控,加强低碳物流政策建设,法律严格规范物流业行动,实行机构分类管理;财政分权中,联邦政府、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就物流业而言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税收管理权限与职责系统;产权制度中,产权结构、产权运作与外部监督发展较为健全,为我国物流业税收协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宏观管理 财政分权 产权制度 啄食秩序理论
【基金】: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低碳经济发展下物流业税收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研究”(项目编号:14Q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17.12;F259.712
【正文快照】: 当今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苛课题,此乃整个社会眷注的主题,也乃人类文明遭遇的共同危殆。在此社会境况之下,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石的低碳经济模式顺应时运而产生。现代物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和碳排放大户,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着特别的位置,美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海英;;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与中国产权制度改革[J];伦理学研究;2013年03期
2 肖挺;戴伟;;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两类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3 辛世成;马超;徐柳;;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概况及对我军的启示[J];物流技术;2015年1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吴木銮;林谧;;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3 马士国;;征收硫税对中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2期
4 张克中;王娟;崔小勇;;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5 沈坤荣;付文林;;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6 王文剑;覃成林;;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假说及检验[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7 陈硕;高琳;;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8 张兴茂;马克思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10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戈;财政分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财政分权的特殊原因及工作重点[J];辽宁财税;2003年07期
2 杜延玲;细观新一代财政分权[J];辽宁财税;2003年11期
3 阎坤,陈昌盛;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践与评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陈志勇;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1期
5 杨灿明,赵福军;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杨灿明,赵福军;关于财政分权后果的理论述评[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7 陈志勇;夏晟临;;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J];中国财政;2004年02期
8 乔新生;财政分权的五个假设[J];决策;2005年02期
9 杜燕;;财政分权的利弊:各种观点的争论[J];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18期
10 张波;;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刘志广;;财政社会学视野下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李丙红;;省以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人力规模——以湖南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4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7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9 朱富强;;如何健全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兼论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双刃效应[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军华;杨红伟;;浅论改革时期中国财政分权的政治约束——1978—1994年间省级领导的政治流动与地方政府财政表现的相关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力;公共财政应先于财政分权[N];发展导报;2002年
2 汪才信;过度财政分权代价大[N];财会信报;2005年
3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刘尚希;我国财政分权要走自己的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陶然;财政分权和经济转轨[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谷重庆;把握适度的财政分权,方能减少财富不平等分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 吕冰洋;中国财政分权要兼顾活力与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梁怡;财政分权理论模型的演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逄勇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的冲突亟待解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有限财政分权造就短视的地方政府[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财政分权利于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财政分权[D];厦门大学;2003年
2 沈伟;中印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金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小勇;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潘娟;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淑霞;俄罗斯财政分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文剑;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陈刚;财政分权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冬妮;宪政视野中的我国财政分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海洋;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谢文杰;财政分权下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赞;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最优分权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宜文;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通货膨胀[D];西南大学;2015年
6 王海颖;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邹昌志;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小勇;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晨华;我国财政分权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聂伟;基于市场化条件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3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03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