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吸收能力调节作用的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联盟组合 成员多元化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系统动力学
【摘要】:结合技术创新、企业联盟组合以及吸收能力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建了4个数学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相对于渐进性创新,最优化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成员多元化水平较低,同时企业吸收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绩效与成员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也相对较弱。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2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630097)
【分类号】:F273.1;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联盟对技术创新绩效有巨大的影响。技术联盟中,企业间的认知距离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1]。同时,联盟合作成员在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越多、种类越齐全,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也越大[2]。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以单个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符淼;冯琴;;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技术进步率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技术经济;2010年05期
2 徐慧;;产业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0年20期
3 蔡建峰;王鼎周;夏炜;;不同创新策略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及仿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4 吴先华;郭际;胡汉辉;;技术联盟企业的认知距离、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3期
5 刘洪伟;李纪珍;王彦;;技术学习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7年05期
6 彭伟;符正平;;联盟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知识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软科学;2012年04期
7 彭灿;;突破性创新的资产基础与面向突破性创新的联盟战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娇;原毅军;;跨国技术联盟中文化差异与知识转移绩效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2 原毅军;耿殿贺;;中外企业联盟中本土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任丽丽;;中外合资企业知识转移的实现机理研究——基于知识接收方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4 戴文博;朱方伟;;案例教学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年06期
5 杨震宁;李东红;范黎波;;身陷“盘丝洞”: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过度影响了创业过程吗?[J];管理世界;2013年12期
6 钱小龙;汪霞;;基于文化学派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战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7 尚林;;参与制造商新产品开发对新企业合法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5期
8 熊娅;;影响中小企业实施积极主动型环境策略的管理因素分析[J];环保科技;2014年04期
9 曹裕;胡韩莉;;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6期
10 姜秀萍;汪国银;;组织支持感与中层管理者战略决策参与:信任的中介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易训华;魏大鹏;;突破性创新资产与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机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李宏贵;;互补资产、创新合法性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肖志雄;;知识冗余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服务外包企业的经验证据[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何美丽;刘洪伟;;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仿真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王建刚;吴洁;;结构化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基于知识视角的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宇;高新技术企业R&D联盟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宫兴国;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理论构建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5 郑兵云;我国制造企业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杨增旭;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支持与政策选择[D];浙江大学;2012年
7 朱阁;移动商务消费者决策行为中的接受与转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刘璐;企业外部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叶娇;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春辉;基于动态能力与研发因素视角的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t熺,
本文编号:1137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13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