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12:18

  本文关键词: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收敛性 影响因素 山东


【摘要】:山东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农业总产值和多种农产品产量高居全国首位,农业现代化程度也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山东农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限制因素,如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偏低、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另外山东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平衡山东农业发展,笔者采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山东17个地区农业TFP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之上对山东农业TFP的地区差异及增长趋势的收敛性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山东农业TFP变动的因素,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发展建议。 首先,论文阐述了山东农业的发展现状,在分析了山东农业的生产现状后,总结了山东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和问题,山东政府为促进农业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农业政策,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现实基础。 其次,在界定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学内涵后,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通过纵向时间对比与横向空间对比动态探究了山东省及其各地区农业TFP的增长水平、变化趋势,剖析引起山东农业TFP变动的内在根源,并探寻促进山东农业TFP提高的有效途径。结果发现,山东农业TFP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效率改善的贡献效应不高,另外各地区之间的农业TFP增长存在着明显差异。 第三,通过对山东农业TFP的地区差异及增长趋势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发现,山东农业TFP增长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山东各地区的生产率差异在逐步扩大,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的农业TFP在长期内存在σ收敛;全省范围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农业TFP增长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表明存在着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西部地区的农业TFP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着明显的条件β收敛,表明其农业TFP增长率正朝着各自的稳态水平发展。 第四,采用回归模型对影响山东农业TFP的因素展开分析。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工业化程度、农业劳动者素质、农村城市化水平和政府支农政策等因素对山东农业TFP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政府支农政策对农业TFP变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并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农业基础设施、工业化程度和劳动力素质在5%的水平下表现显著,农村城市化水平也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最后,基于以上论述提出如下建议:充分发挥山东农业的资源优势,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和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适度规模经济;正确认识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问题,协调各地区农业经济,统筹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实施惠农、利农政策,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扶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瑞,冉圣宏,王华东,阎伍玖;试析投入产出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率中的应用[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黄振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中国农业发展——1985—2005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的实证与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3 冯海发;总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1993年02期

4 罗发友,肖国安;农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王金祥,吴育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产生及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郑云;;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1年02期

7 石慧;孟令杰;王怀明;;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年03期

8 曲建君;;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比较[J];经济师;2007年02期

9 丑洁明;董文杰;叶笃正;;一个经济-气候新模型的构建[J];科学通报;2006年14期

10 王提银;葛志军;;利用非参数方法度量中国农业TFP水平及变动趋势[J];农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2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32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