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变动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分析:1994~2013年数据

发布时间:2017-12-27 06:11

  本文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变动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分析:1994~2013年数据 出处:《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调发展度 长三角地区


【摘要】:通过构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1994~2013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三大产业结构与产业内就业的分布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间,长三角16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区域分异现象仍较为突出;就业结构水平较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且市域间差异逐步扩大。1994~2013年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度整体有所提升,但提升程度有限且呈现出局部极化、分异突出的现象;在对产业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相对发展度研究中得出,协调发展较好的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区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表现为同步发展,而就业结构发展相对滞后的南通、镇江、泰州等地区,其产业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we us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evaluation model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tra industry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of all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n 1994~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4~2013,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16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been promoted to varying degre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 but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is still prominent.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level is lagging behi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ities is expanding gradually. During 1994~2013, the coordin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improved, but the level is limited and presents the partial polar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rominent phenomenon; in the indu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development degree obtained relative research, bette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Hangzhou, Suzhou and other region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the structure for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while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is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ntong, Zhenjiang, Taizhou and other regions, the industrial economy is also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drag.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理尺度、技术外部性与产业溢出:金融资源效率的范围视角”(41361102)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产业创新预警&监测系统危险免疫仿真实现”(GJJ11029) “南昌大学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分类号】:F127;F249.27
【正文快照】: [作者]戴志敏,副教授,博士,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1丁峰,硕士研究生,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1郭露,讲师,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一、引言产业结构的演进与资源结构调整决定了资源的重新配置,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然要求产业与就业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蚌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3 孙学工;90年代中国的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J];管理世界;1998年02期

4 关伟;刘勇凤;;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2年11期

5 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3年02期

6 刘社建;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协调互动探讨[J];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罗国勋;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8 冉光和;曹跃群;;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9 陈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10 顾建平,刘葆金;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动与就业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宜钟;;产业结构理论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24期

2 袁娜;;产业结构演变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3 王岚岚;杨小琼;朱昊阳;;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J];数据;2010年03期

4 陈万明;石丽;;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5 张祥晶;;中国产业、行业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成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赵阳;;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支持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7 张永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出口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8 宋斌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南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9期

9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10 陈宏伟;李桂芹;陈红;;中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岚岚;杨小琼;朱昊阳;;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李鹏;;大学适龄人口减少对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关海玲;陈建成;张晓静;;国有森工企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4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李秀敏;金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6 韩建雨;支大林;路宇立;;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7 甘春华;;产业发展对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影响与预测——基于对广东省的分析[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永福;朱泯静;朱蕾;;产业转型升级与政府职能转变——以设备制造业为例[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周卫民;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要素[D];南京大学;2011年

7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璞;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邵腾伟;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经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3 江波;上海市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0年

4 薛双喜;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冬旭;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镇成;三次产业视角下渝东南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凯;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郑程;教育—就业结构与就业—产业结构双联动: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新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9 赵培辰;后发优势视角下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亚楠;基于共生的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2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3 王丹;杨金保;;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9年02期

4 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07期

5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年02期

6 宋涛;郑挺国;佟连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7 李鹤;张平宇;刘文新;;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8 佟连军;宋亚楠;韩瑞玲;李名升;;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9 熊鹰;曾光明;董力三;焦胜;陈桂秋;;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10 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知桂,李建平;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评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丛志杰;内蒙古就业结构转型:轨迹、特征与对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田巍,桂莉;论入世后我国城市就业结构的调整[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都阳;;创业是改善就业结构的重要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22期

5 袁霓;;中国就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整[J];改革与战略;2011年12期

6 袁霓;;论当前中国的就业结构及其调整[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1期

7 王舒鸿;;开放条件下我国最优就业结构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3期

8 田金星;略论战后美国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及趋势[J];史林;1989年02期

9 ;我国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年05期

10 吕虹,李勤,张羽琴,罗洪霞;贵州省就业结构现状及对策性建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睿;苗双虎;赵宏岗;;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预测及其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启示[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忠;刘新;;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A];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C];1993年

3 李乃伟;卫海燕;;中国分地区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类型划分[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姜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秀敏;金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政协委员 市委党校副校长 戚扬;优化就业结构 提升就业质量[N];大连日报;2013年

2 范永光 徐庭盛 赖传贵;政和:农民就业结构悄悄改变[N];闽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杨晓冬;以信息化带动就业结构调整[N];中国人事报;2009年

4 刘文艳 本报记者 张敏;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产潜力尚待挖掘[N];双鸭山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福勇 王田田;调就业结构来降低对经济的威胁[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6 任可伟;来锡务工人员就业结构在转变[N];无锡日报;2009年

7 ;入世催化就业结构调整 高级工成为就业香饽饽[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8 粤统;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四个方面新变化[N];南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田志林;改善就业结构 完善服务体系[N];西藏日报(汉);2012年

10 王中群 潘长宏;安庆就业结构逐步优化[N];安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春敏;论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及其调整[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马斌;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静;资源与就业:山西省就业结构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柳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邹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龙彦文;湖南省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5 梅燕丽;浙江省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其锋;浙江省产业—职业就业结构的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沈梦凡;中国就业结构变化与储蓄[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石枫;新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08年

9 杨伟;中国就业结构演变机制与效应研究:1990-2002[D];湖南大学;2004年

10 张小雨;辽宁省从业人员就业结构特征统计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0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40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