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零和:基于增长联盟的市-区府际治理创新——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本文关键词:跨越零和:基于增长联盟的市-区府际治理创新——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出处:《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零和博弈 增长联盟 府际治理 地方政府 南京河西新城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增长政体"的形成既催生了府际博弈,也蕴藏了构筑基于增长联盟的府际合作的可能性。本文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深入探讨基于快速推进城市增长的目标,市-区两级政府如何利用互惠共赢的利益基础、主动持续的合作实践以及灵活柔性的协调机制,来实现府际治理创新。文章最后指出,基于增长联盟的府际合作虽能有效规避府际矛盾,但从单一目标的"增长型联盟"向综合目标的"发展型联盟"的深刻变革才是应有方向。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formation of "promoting the growth regime" has not only resulted in the Intergovernmental game, but also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growth alliance. Taking Hexi new town of Nanj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goal of rapid growth of urban growth based on the goal of rapidly promoting urban growth, and how to achieve intergovernment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based on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interests, active and continuous cooperation practice and flexible flexibl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wo level governments.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the inter 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based on growth alliance can effectively avoid intergovernmental conflicts, it is the right direction to transform from a growth alliance with a single goal to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lli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再生产的效应,机制与治理研究”(编号:41171134)资助成果
【分类号】:F299.2;TU984
【正文快照】: 0引言 1994年开启的分税制变革,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以分权化、自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杈力配置与市场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以及利益分配关系(张京祥,2012)。地方政 府在城市发展中展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主 的互动关系作为切入视角,通过南京河西 济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东风,吴明伟;战后中西方新城研究回顾及对国内新城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期
2 黄婧;;浅议国外新城建设的动力因素[J];上海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3 杨保军;赵文凯;田心;矫雪梅;;国内外新城个案[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1期
4 程琳;;大都市地区新城建设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山西建筑;2006年12期
5 张越;;国内外新城研究现状及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6 石忆邵;;对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的反思[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7 ;河西新城纵横谈[J];建筑与文化;2005年05期
8 刘健;;从巴黎新城看北京新城[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1期
9 樊文平;石忆邵;;发达国家新城建设经验研究[J];江西科学;2008年06期
10 李明超;;英国新城开发的回顾与分析[J];管理学刊;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方豪杰;陈沧杰;王婷;;用益物权语境下新城开发空间利益研究——以万象塔銮湖新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春涛;李政来;田冬林;张聪;;典型新城与非典型新城发展类型与阶段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顾雪;王鹏;;商圈与我国新城成长演化规律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成峰;史嘉玮;候德劭;;国内外新城建设的启示与借鉴[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王慈;耿志鹏;;新城选址的区域影响研究——铁岭市凡河新城的案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6 陈越;;上海郊区新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松江新城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7 罗月泓;;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New Town)规划探索[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8 马强;陈长云;吴剑平;;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广东新城市政规划技术研究——以韶关市芙蓉新城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工程规划)[C];2014年
9 张衔春;王旭;龙迪;彭
本文编号:1341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4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