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社会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乡社会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乡社会一体化 两步主成分分析法 二元结构 基础教育 社会保障
【摘要】: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城乡基础教育、城乡医疗卫生、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就业与住房保障、城乡社会管理与文化共享)、1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中等水平阵营"已经形成;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与东北水平较高,中、西部水平较低的状态。基于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现状,建议我国城乡社会一体化过程中:一要抓住"人的一体化"这个核心;二要制定政策既要统一也要体现区域、省域差异性;三各省要注意做到全面发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Abstract]: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integration includes 5 level indicators (urban and rural basic education, medical and health,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urban and rural employment and housing security, urban and rural social management and culture sharing), 12 level two indexes, 27 level three indexes (index)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two step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2012 Chinese provincial urban and rural social integration index analysis,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provincial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medium level camp" has been formed; spatial distribution presents the East and northeast high level, middle and western low level st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commenda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tegration: to seize the "human integration" as the core; two to formulate policy should be unified to reflect regional provincial differences; three provinc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 key combin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空港城市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近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演进与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研究”(14XJL013) 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人文社科类)“中国近代以来城乡关系变迁机理研究”(13NW02) 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重大培育项目“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分类及其模式选择”
【分类号】:F299.2;F320
【正文快照】: 摘%要: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城乡基础教育、城乡医疗卫生、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就业与住房保障、城乡社会管理与文化共享)、12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基础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任太增;王现林;;权利不平等与城乡差距的累积[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2 马海涛;程岚;秦强;;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财经科学;2008年12期
3 骆永民;樊丽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选择问题研究——基于政策敏感度和福利效果的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4 朱巧玲;甘丹丽;;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J];改革与战略;2014年01期
5 周江燕;白永秀;;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2期
6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7 彭尚平;谭雅丽;雷卫;王奎奎;;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马静;;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的城乡社会救助趋势[J];改革;2012年12期
9 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惠;;城乡一体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汪利锬;;我国参与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3 顾娟;代文毅;;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湖北崇阳为例[J];当代经济;2012年11期
4 祁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政府偏好和农户需求视角[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7期
5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6 庞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崔慧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与行动策略[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8 黄麟;;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12期
9 李阿萌;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1年11期
10 陈浩;罗震东;陈哲;;城乡文体设施均等化发展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规划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畔;张建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初构——基于主体视角与复杂科学范式的递进审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2 魏维;王颖楠;高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刍议[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李强谊;马晓钰;郭莹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以新疆为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石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1952~200[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西源;西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昭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公共服务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吴乐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失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方臻e,
本文编号:1343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4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