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水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工资水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 出处:《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支持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劳动成本的增加导致比较优势的减弱.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影响下,虽然我国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刺激下避免了经济的大幅下行,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问题仍然是制约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用工荒”的屡次发生更加折射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所以现阶段研究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工资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首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内涵界定,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综合测定。总结了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主要有:工资收入的分配优化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有效需求提振效应等渠道。然后,分析了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演进阶段并用模糊分析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采用中国1996-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系统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工资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估计结果显示工资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控制了城市化率、消费率等变量后,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这种正的效应是因果性的,即工资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般来说,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为了克服工资水平的内生性,文章选取了流动人口比例作为工资水平的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工资水平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都加速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total economic volume, the condition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to support economic growth have changed. The increase of labor cost leads to the weakening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tsunami of 2008,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avoided the sharp downward trend of the economy under the stimulus of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However,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economic structure are still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shortage of worke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wage level on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t this sta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wage level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Firstl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s defined, and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s constructed. The mechanism of wage level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effect of wage income and the upgrading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stage of wage level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y fuzzy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6 to 2010 in China, the moment estimation method of dynamic panel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wage leve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China, which controls the urbanization rate. After the consumption rate and other variables, the results are still robust, this positive effect is causality, that is, the increase of wage level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Generally speaking.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endogenous nature of wage level, the paper selects the propor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s the tool variable of wage level. The result of endogenous test shows that wage level stil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have acceler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F24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恒龙;岳汉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域下的制度创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国祥;;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月刊;2008年03期
3 刘湘溶;;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鲁东亮;;找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点[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6期
5 王馨;;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才智;2010年01期
6 丁青;;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J];江南论坛;2010年01期
7 杨艳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特征与思路分析[J];理论月刊;2010年05期
8 许新;;关于地勘单位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2期
9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规律”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征文通知[J];管理学刊;2010年03期
10 樊万选;唐海峰;林风霞;;加快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机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有泰;;增强干部素质,提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寇从俊;;以人为本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郑新立;;抓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A];中国经济年会会刊(2012~2013)[C];2013年
4 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第七届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葛金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省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6 刘跃奎;;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30年我党领导经济建设新思路的重大理论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7 李宏;;以新视角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与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王鹏;;浅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机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志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绿色家园的必由之路[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10 吴祖平;;加速发展必须统一思想真抓实干[A];“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贵州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座谈会观点摘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银奇;献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江淮时报;2008年
2 易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动真格了[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记者 金波;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浙江日报;2010年
4 周琬;以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温州日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到实处[N];湖北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刚;石嘴山市:学习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宁夏日报;2010年
7 娄银生 沈言;司法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江苏法制报;2010年
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郑新立;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N];光明日报;2010年
9 秦皇岛市海港区委党校 李春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N];山西党校报;2010年
10 赵爱民;广东老干部畅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中国老年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白雪飞;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钱淑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财税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年
5 耿刚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及动力机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6 张倩;国有经济在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方栓喜;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东北大学;2012年
8 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9 赵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梅;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骆希干;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自主创新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陈卫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世秀;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李冰冰;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6 杨志;科技创新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7 董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野下的政府治理对策探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贾少鑫;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尤姝文;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常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3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7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