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学界在市场经济问题上认知与论述的差异
本文关键词:中西方学界在市场经济问题上认知与论述的差异 出处:《红旗文稿》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自由主义 历史时期 价值取向 市场配置资源 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 西方学界 保罗·萨缪尔森 萨缪尔
【摘要】:对于市场经济,尽管中央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但不同的人会按照自己的理论偏好和价值取向,汲取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市场经济理论观点,有的主张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不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的主张亚当·斯密时期的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要干预;有的赞同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马克思主义者大都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对新自由主义观点。这就呈现出中国学界在市场经济理论问题上认知与论述的差异。
[Abstract]:For the market economy, although the central has clear guiding ideology, but different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eferences and the theory of value orientation, learn the theories of western market econom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ome advocates of market economy can only be based on private ownership, do not agree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ome advocate Adam Simy during the free market the economy,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intervene; some in favor of the new liberalism, privatization, liber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Marx's most agree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gainst the new liberalism view. It reveal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gnition and discusses the market economy theory on China circl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分类号】:F123.9
【正文快照】: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也就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讲市场配置资源,一般着眼于生产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容易将资源配置等同于生产要素配置。其实,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流通部门也有流通要素合理配置问题,消费领域也有消费资源公平配置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04期
2 张力化;热潮中的冷思考——对新自由主义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2003年12期
3 李淑梅;新自由主义评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罗文东;新自由主义剖析:实质和影响[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晓红;试析新自由主义在西方走向衰落的原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5期
6 李强,庄俊举;历史地、全面地研究新自由主义(一)——专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强教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2期
7 刘静,徐莹;潮起潮落——谈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衰落[J];宁夏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J];经济学家;2004年05期
9 刘寒梅,吴正东;新自由主义探微[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见顺;新自由主义评析:实质和影响[J];台声.新视角;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惠雄;;主义与问题:新自由主义辨析——兼论“主体-社会”互构的人本经济哲学理论向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朱奎;王丽娟;;新自由主义之后:后新自由主义,还是后资本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白雪秋;;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炳炎;;国际金融危机后再认识新自由主义[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6 郭志琦;;绝不容许曲解邓小平的理论——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一个惯用伎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N];邯郸日报;2014年
2 赵汇 齐林泉;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冉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借鉴“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组长:何秉孟 副组长:戎殿新 刘迎秋 李千 成员:江时学 裴小革 阎小兵 顾俊礼 苏振兴 田春生;新自由主义及其本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记者 天鸣;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科学评析新自由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记者 李瑞英;警惕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4年
7 吴易风;新自由主义及其后果[N];河南日报;2004年
8 [美]埃莱娜·格拉贝尔 许云;新自由主义的歧路[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王宏伟/编写;新自由主义吞噬西方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李其庆;新自由主义批判掀起热浪[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孟亚凡;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哈耶克自由观审视[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姚毅;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6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晓丹;当代新情境下的新自由主义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刘世衡;新自由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19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41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