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与城市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分析
本文关键词: 土地资源 城市经济 CES模型 联立方程组 出处:《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土地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要素。首先,将土地资源内生化,构建经济增长的CES生产函数,运用动态优化理论讨论土地资源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资源、资本和技术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动态增长关系。然后以中国2000-2012年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将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分为经济产出、产业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四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联立方程组,实证分析土地利用和城市经济系统中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Abstract]:Land resource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resource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Firstly, the CES production fun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land resourc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is discussed by means of dynamic optimization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dynamic growth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resources, capital and technology. The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2,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is divided into economic outpu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four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of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construct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ur in the land use and urban economic system is analyzed empiricall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urban economy.
【作者单位】: 安徽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理及路径研究》(13BJY05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招标项目《皖江城市带产城融合发展研究》(SK2012B64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公共投资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影响的实证研究》(SK2013B529)
【分类号】:F301.2;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2 蒋南平;曾伟;;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2年04期
3 李鑫;欧名豪;;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影响[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剑平;马长发;张庆红;;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2 马晓亚;袁奇峰;;土地与中国快速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3 李名峰;;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汪波;鲍小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与转变思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8期
5 喻燕;卢新海;;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定量研究——武汉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3期
6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7 刘雄兵;喻燕;;建设用地资源“尾效”计量研究——武汉实证[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年06期
8 张远索;孟斌;朱海勇;;北京:“世界城市”定位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思路探讨[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5期
9 刘媛媛;王红梅;沙庆益;赵星财;李栓;;基于索洛模型适应经济增长的土地政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05期
10 谭术魁;林琳;齐睿;;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土地供应量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远索;孟斌;朱海勇;;北京“世界城市”定位下的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思路探讨[A];北京学研究文集2010[C];2010年
3 姚秀利;;先发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内容框架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4 陈煊;魏小春;熊斌;;从“眺望”到“环望”:街市型历史街区及周边建筑高度控制策略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4年
5 谭都;;基于政策优化的村庄地区空间分区策略探索——《广州村庄地区发展战略与实施行动规划》项目实践[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赵可;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胡伟艳;城乡转型与农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蔡栋;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王文刚;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威;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雄;湖北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测度及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黎孔清;低碳经济导向的区域土地利用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锡林浩特市牧民收入问题的比较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谢芒芒;陕西省城镇土地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余巧奇;转型经济背景下土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段胜辉;我国土地农转非的SCP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5 陈琴琴;我国城市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陈伟;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利用效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夏;收购储备土地价格评估[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佳;宝鸡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周志武;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特征及合理性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罗鹏;广东省“三旧”改造中旧厂房更新改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1995年06期
2 黄志宏;;战后美国城市发展的新特点[J];城市问题;2007年09期
3 陈诚;陈雯;吕卫国;;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4 叶玉瑶;张虹鸥;刘凯;吴旗韬;;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1期
5 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李飞;;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6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7 张文忠,王传胜,吕昕,樊杰;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8 闫小培;毛蒋兴;普军;;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06期
9 陈雯;孙伟;段学军;陈江龙;;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10 胡伟平,杨国清,吴志峰,何建邦;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近期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颖;经济增长中土地利用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冰,王丽梅,井跃博;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2 甘三芽;抓住有利时机 盘活土地资源[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6期
3 庞子营;黑龙江省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J];农业与技术;2001年01期
4 桓曼曼;;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陈惠玲;浅谈保护土地资源[J];石河子科技;2003年04期
6 金士高;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浙江国土资源;2003年04期
7 黄鹄,董文福;宜兴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年01期
8 王希文,胡信生;试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3年06期
9 杨玉芳;怎样解决农民撂荒问题[J];河南省情与统计;2003年03期
10 张利辉,王跃邦,吴立景,戴全厚;黑牛河流域土地资源及持续性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登槐;;县级土地资源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2 霍晓蕾;;关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吴新成;;坚持科学发展观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A];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宝鸡“四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商亚坤;李慧勤;;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构建和谐“国土”[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5 李双双;;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田永和;朱育林;;甘肃省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浅析及其对策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吴开亚;;安徽省土地资源安全水平的定量分析[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贵成;;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蒲春玲;;西部开发中新疆土地资源利用的政策设计及建议[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10 师武军;;创新规划思路和方法,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慧峰;专家指出保护长江环境的核心是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通讯员 卓剑;土地资源何处寻 为有源头活水来[N];淮安日报;2014年
3 记者 冯星杰;保障用地需求保护土地资源 优化旅游结构提升产业档次[N];广安日报;2010年
4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资产处 雷爱先 博士;从制度上发挥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爱民;利用国际“虚拟土地资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N];期货日报;2014年
6 ;大力倡导以树代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N];人民政协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黄诚克 刘义;让土地资源“可再生”[N];贵州日报;2009年
8 海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完善土地管理立法 管好用好土地资源[N];海南日报;2014年
9 通讯员 陈勤 朱自强 惠康拯;灌南平坟增加耕地100多亩[N];连云港日报;2009年
10 雪舞;“数字朝阳”组成部分 现代农业基础工程[N];朝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静;兰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尾效”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胡业翠;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山东省土地资源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3 邢清枝;关中地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红宇;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资源供需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陈轩昂;土地资源综合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姚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中地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马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原;湖北省江汉平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光成;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10 刘春霞;基于GIS的土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研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14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1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