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市三螺旋创新体系测度——基于上海和东京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23:21

  本文关键词: 全球城市 三螺旋模型 三螺旋算法 对比研究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SCI、SSCI以及AHCI论文数据,利用三螺旋算法对全球城市上海和东京在大学—产业—政府协同创新中的关联紧密度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上海和东京两个城市的三螺旋模型均以大学—政府的合作为主导;而东京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强度较上海更为紧密。通过比较发现,上海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官产学协同创新体系,但由于产业的参与不够积极活跃,影响了三螺旋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上海三螺旋模型的持久稳健发展。
[Abstract]:Based on SCI, SSCI and AHCI of the data on the global city of Shanghai and Tokyo in the university 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overnment Association tightness were determined by three spiral algorithm. The study found: three spiral model of Shanghai and Tokyo two city in cooperation among University, government led; and Tokyo university the strength of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government, with Shanghai more closely. By comparison, Shanghai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stable academic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of government industry, but the industry is not enough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the effect of synergy three helix system.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oping to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three spiral model.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研究”(2014-A-30)
【分类号】:F299.27;F29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2期

2 庄涛;吴洪;;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官产学研三螺旋测度研究——兼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3 胡春;高玉琨;吴洪;;基于SCI-E的通信信息业官产学创新合作关系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蔡翔;王文平;李远远;;三螺旋创新理论的主要贡献、待解决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5 王成军;;中外三重螺旋计量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6 蔡翔;刘晓正;;官产学创新模式测度——基于国家级科研基金的数据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5期

7 贺维平;范爱红;;国内外若干知名研究型大学SCI论文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霞;;基于三螺旋模型的潍坊市蓝色高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2 马忠华;;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研究[J];城市燃气;2012年02期

3 赵娜;;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合作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12期

4 曾红元;;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年04期

5 王晓燕;高兴;;双螺旋产业技术跨越模式政策性实施策略[J];科技和产业;2013年05期

6 李恩荣;陈明亮;龚文林;喻虹;韩申生;;鬼成像系统的互信息[J];光学学报;2013年12期

7 牛美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路径研究——基于三螺旋模型[J];巢湖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冯欣;曾周末;封皓;安阳;;基于小波信息熵的分布式振动传感系统的扰动评价方法[J];光学学报;2013年11期

9 朱联祥;李想;;基于子集矩阵的LDLC短环消除方法[J];电视技术;2014年03期

10 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海波;周春彦;李星洲;高晓瑾;;国内区域创新三螺旋研究的国内热点与趋势探讨[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迪;;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模式探究——基于三螺旋理论[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月;;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成军;王正丽;刘芳;李丹丹;黄庆德;;四重螺旋视域下的中国自主创新演化分析[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海;李一凡;;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公共服务行为[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Xiao Hu;Chao Huang;Wei Cai;;Road Boundary Detec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孙惠娟;彭春华;易洪京;;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多目标随机优化调度研究[A];2012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鹏;常旭;王一博;王璐琛;翟鸿宇;;基于时频稀疏性分析法的低信噪比微震事件识别与恢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霞;基于动因与效应的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曹泽;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贺萍;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于秀彬;科技创新集群的系统科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阳红;民营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王向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智力资本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焦宏官;基于SCIE的国际针灸热点及合作团队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9 尹良;认知无线网络中频谱容量与频谱业务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熊小兵;微博网络传播行为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鹏;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数据挖掘研究和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叶兰;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区域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雪峰;哈大齐地区普通本科院校与工业走廊建设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李健;案例研究:思拓公司的技术创新[D];兰州大学;2007年

5 张静;创业型大学组织特征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程娆;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胡寅龙;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协同机制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8 赵泽盟;基于非正态分布假设下的高浓度地表臭氧预报模型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9 于珊;三螺旋模型的科学计量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刘武;信息模型在数字化SOP规程中的应用与分析[D];南华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廷杰;对我国电信市场的分析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成军,王沛民;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罗云;孙东平;;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3期

4 周济;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快发展高校科技产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5 别敦荣,黄爱华,刘亚敏,康全礼,田恩舜;大学推行学研产“一体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柳飞红;傅利平;汪文良;;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分享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7 金碧辉;张望;周秋菊;;中国科学:前进中的“航母”——2006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07年01期

8 边伟军;罗公利;;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9 王成军;黄宝东;;基于SCI2000的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2期

10 韩大卫 ,程海琼;协同对策在官产学联合模式下利益分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璐;;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2 彼得·卡尔·科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最佳案例[J];中国名城;2008年01期

3 康晓光;马庆斌;;基于环境属性划分产业类型的全球城市体系环境演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4期

4 吴丹;奚俊芳;;上海与几大“全球城市”在经济层面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5 吕拉昌;;全球城市理论与中国的国际城市建设[J];地理科学;2007年04期

6 周国平;;建设全球城市——上海未来五年发展战略[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倪鹏飞;;香港建设全球城市的基本构想与对策建议[J];开放导报;2009年04期

8 陈群民;向明勋;吴也白;高骞;;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全球城市的构建——上海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面临环境与总体思路[J];科学发展;2009年06期

9 苏多永;;全球城市中心功能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上海的相关战略举措[J];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04期

10 ;“全球城市—区域发展国际会议”征稿通知[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京祥;何建颐;殷洁;;全球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的新趋势[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周振华;;我国全球城市崛起之发展模式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3 石光宇;孙群郎;;简析全球城市的成因——以纽约为例[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书写城市:文学与城市体验[C];2014年

4 苏雪串;;全球城市体系形成的经济机理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京祥;何建颐;殷洁;;全球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的新趋势[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徐颖;徐辉;;全球城市体系视野下的宁波都市空间拓展新思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蓝逸之;庄翰华;;海峡两岸主要都市竞争力之比较分析——以上海市与台北市为例[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沈璐;;全球视角下的上海城市定位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董超文;评估全球城市投资价值[N];深圳商报;2006年

2 通讯员 沈必扬 记者 陈敏;宁波入选全球城市竞争力年度最佳案例城市[N];宁波日报;2010年

3 记者 谭秋明 通讯员 黄少江;将广州奖打造成为全球城市交流合作平台[N];广州日报;2012年

4 记者 谭秋明 通讯员 黄少江;“广州奖”引领全球城市迈向美好明天[N];广州日报;2012年

5 记者 王亚欣 黄师师 实习生 高丽 通讯员 彭f,

本文编号:1516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16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9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