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障制度重构:青年生存和发展空间再构的新视野
本文关键词: 家庭保障 青年生存和发展空间 社会生产和分配 人的发展经济学 出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存和发展空间挤压呈现出青年生存发展的现代性困境,青年生存和发展空间再构必然要走向对青年生存和发展保障的落实。家庭保障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不可替代,再构青年生存和发展空间即保障青年生存和发展应从重构家庭保障制度寻找出路。要用家庭的整体思维推进包括青年在内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落实,即把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纳入中国新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并用于指导经济活动实践,劳动报酬要体现有人生存和发展的成本,建立基于家庭保障的就业制度、税收制度和社会性制度框架。
[Abstract]: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pace squeeze presents the modernity predicament of the youth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youth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youth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guarantee, the family security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can not be replaced. Reconstructing the spac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that is, ensur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should find a way out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mily security system. The family security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cluding young people, should be promoted by the holistic thinking of the family. Implementation i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at is, to bring the family security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to China's new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 and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labor reward should reflect the cos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an employment system based on family security. Tax system and soci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作者单位】: 《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
【分类号】:C913.5;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政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通过产城融合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3年12期
2 王政武;刘远杰;;经济发展中青年发展权实现的现实反思与保障探究——中国首届人的发展经济学青年论坛述评[J];改革与战略;2015年01期
3 巫文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制度建构及落实——兼及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法律保障[J];改革与战略;2015年02期
4 巫文强;;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J];改革与战略;2015年05期
5 熊金才;;家庭结构的变迁与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J];太平洋学报;2006年08期
6 陈荣武;;论青年发展社会空间的挤压与再构[J];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12期
7 刘远杰;;青年发展本质:对我国青年研究的反思[J];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01期
8 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兰萍;张再生;;弱势单亲母亲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赵家鑫;;发展型家庭政策兴起的背景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袁巧玲;;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高圆圆;;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5 刘中一;;家庭价值与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家庭政策构建[J];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6 徐道稳;;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和政策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吴帆;;第二次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中国家庭变迁及政策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8 胡湛;彭希哲;;发展型福利模式下的中国养老制度安排[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9 刘玉新;张建卫;;家庭友好实践、人格特质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10 姚远;;家庭——工作冲突的作用机理模型及平衡策略[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5 罗依平;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吴玲;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8 楼苏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及其逻辑[D];浙江大学;2009年
9 哈斯其其格;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军;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文化解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思宇;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分析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2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玲玲;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社会支持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刘庆箐;残疾津贴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营利;转型期家庭保障功能的重新定位[D];南京大学;2011年
6 何丽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家庭养老问题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文静;家庭变迁的“合”与“分”[D];山东大学;2011年
8 吴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价值取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陈继;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留艳;家庭结构对农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意愿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锋;;马克思的劳动概念[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2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8年07期
3 巫文强;;经济要为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0年11期
4 胡钧;施九青;;人的发展经济学建立的根据[J];改革与战略;2011年08期
5 王政武;;建立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把握好的几个维度——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3年05期
6 孙彬;;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4年02期
7 谢昌逵;;青年发展应对的四种关系[J];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01期
8 王利迁;;实现充分就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涉性考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10 康渝生;胡寅寅;;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旨归[J];理论探讨;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省苍山县法院 王传华;[N];法制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磊;社会空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刚;青年发展指标:概念内涵、体系框架和指标测量[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青;我国农村家庭保障机制的局限与改善[J];学海;2003年01期
2 钱兴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功能[J];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3 张占力;;试述农村家庭保障的历史变迁及其道路选择[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汪连新;;谈家庭保障的制度变迁、必要性与改革策略[J];商业时代;2012年15期
5 田钰燕;奉海春;;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根源及对策——以广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吕永强;;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阿诤;;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此消彼长是客观规律[J];社区;2007年22期
8 邓祥瑞;老年人权益保障,一个仍然沉重的话题——关于家庭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思考[J];老年人;2001年10期
9 楼林强;;失地农民非正式制度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趋向[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6期
10 高灵芝;杨洪斌;;农村社会保障的格局与体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群;;从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成效初显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困境的突破[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若干思考[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帆 段湘林;家庭保障:亟待开发的领域[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若鱼;把就业与家庭资源开发结合起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唐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制度文化变迁:从家庭保障到社会保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泰康家庭保障计划知多少[N];中国保险报;2002年
5 徐慧玲 本报记者 丁秀伟;妇儿权益保护及失独家庭保障成焦点[N];中国妇女报;2013年
6 记者 姜瑜 整理;“准”总监如何提高家庭保障?[N];上海金融报;2013年
7 FN记者 方华;家庭保障:以“差异化”策略角逐城市[N];金融时报;2006年
8 宋家祥 □通讯员:房锐华;保险业:家庭保障备受关注[N];经济视点报;2005年
9 原富智;陇西健全低收入家庭保障体系[N];甘肃日报;2007年
10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政府和社会应“替儿女尽孝”[N];广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丽丽;试论家庭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营利;转型期家庭保障功能的重新定位[D];南京大学;2011年
3 章长城;农村自保障研究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翠霞;农村养老:制度选择与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长英;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6 韦雨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陈胤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障碍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8 寻兴秀;城乡统筹视域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7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1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