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青年知识工人住房保障的特定因由与基本构想——基于创新要素培育视角

发布时间:2018-02-24 12:03

  本文关键词: 青年知识工人 住房保障 创新创业 蚁族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保障房大规模建设的阶段,但对于中低收入水平、应对高昂房价仍无力支付的青年知识工人来说住房问题突出,亟待住房保障体系的覆盖。另一方面,在"人口红利"优势减弱至消失殆尽的情况下,加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达成社会共识。青年知识工人住房保障具有支持"蚁族"精神、支持创新创业、实现社会公益最大化的特定因由。从国外保障模式中选取与我国更为契合、容易培育创新人才的CMAT模式,尝试构建青年知识工人的住房保障制度,并基于创新要素培育视角构建制度的责任机制。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by indemnificatory apartment, but for the low- and middle-income level, the housing problem for young intellectual workers who still cannot afford the high house prices is prominent, and the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is urgently needed.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advantage of "demographic dividend" is weakened to disappea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social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on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e housing security of young knowledge workers has the spirit of supporting the "ant tribe". To support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realize the specific cause of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The CMAT model, which is more suitable to our country and eas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s chosen from the foreign security model to try to build a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for young knowledge workers. And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elements perspective to build the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F299.23;D66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森,郭天奎;知识社会、知识工人与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2 刘洪辞;刘传江;;蚁族安置新路径——CMAT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年02期

3 张建坤;王效容;吴丽芳;;“蚁族”保障性住房的PPP模式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何元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经验借鉴与我国的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6期

5 李宁宁;苗国;姚俊;;后单位制时代社会支持的断裂与再造——以近期社会极端事件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6 陈昭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陈玉兰;;科技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来自不同时期的省级数据[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8 罗锐;;我国城市内生型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9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年05期

10 鞠成伟;;论社会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创新[J];求是学刊;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洪辞;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火群;;关于知识工人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孟颖颖;韩俊强;;财富积累、风险规避与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9期

3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4 田军;;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模式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建娥;;从欧盟社会融入政策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6 赵衡宇;过伟敏;;移民聚居空间的自组织特征及价值——以杭州市城西城中村为例[J];城市问题;2011年07期

7 安体富;窦欣;;论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调控[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2期

8 陆淑珍;;居住时间与新生代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研究[J];调研世界;2011年07期

9 聂青;;关于建立健全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思路[J];福建建筑;2011年09期

10 韦海云;张艳红;;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融合研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纪韶;;北京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分析视角——对在北京务工的500个农民工家庭的跟踪访谈数据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刚;李树;陈屹立;;人口流动增加了犯罪吗?——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谭敬胜;;长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C];2012年

4 尚瑾;;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困境研究——以“温江村”砍手党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5 丛玉飞;;身份建构与社会信心:上海白领移民实证研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6 陆自荣;徐金燕;;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豆小红;;新移民城市融合的制度支持实证研究[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倪洪兰;黄杰;;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研究——以江苏为例[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4 范国荣;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允;中国大都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出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艳;中国转型期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瑶;“台太”的社会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德天;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亚辉;80后来沪务工青年社会适应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艳玲;北京外来知识青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冀崇;从回汉通婚现象看城市回族适应的差异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马健;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娜;辽宁省城镇低收入阶层保障性住房供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李诗元;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对外来务工人员迁移行为影响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叶英;散居归侨地域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2 金双华;完善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4期

3 严玲;赵华;杨苓刚;;BT建设模式下回购总价的确定及控制策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4 孙淑芬;;日本、韩国住房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5 田东海;中国城市住房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01期

6 赵燕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形势与判断[J];城市规划;2002年03期

7 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8 ;李克强强调 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2期

9 金银姬;;韩国公共住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开发;2006年11期

10 郭玉坤;裘丽岚;;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及发展趋势[J];城市问题;2007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晓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陈清泰;[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外记者 丁大伟 孙天仁 马小宁;[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世联;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2 韩洁;我国城镇家庭生命周期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动态模拟[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华平;基本住房权宪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吴静;基于过滤模型的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向寿生;廉租房供房模式的比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蕾;影响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分配因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5 金江;廉租房融资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简玲;我国公共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牛婷;低收入人群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杨丽琴;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候小伟;美国公共住房的困境与转型[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小平;时代呼唤“知识工人”[J];人才开发;1999年11期

2 ;知识工人的楷模孔祥瑞[J];求是;2006年22期

3 李森,郭天奎;知识社会、知识工人与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4 龚彦;新时代知识工人的杰出代表李斌[J];中国工运;2004年06期

5 ;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楷模——记知识工人李黄玺[J];中国工运;2001年05期

6 海涛;知识工人时代的呼唤[J];石油政工研究;2003年06期

7 周揽,

本文编号:1530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30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