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 中外 城市竞争力 理论研究 评价 综述 出处:《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1980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城市间竞争越演越烈,进而引发经济、地理、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持续关注。来自不同领域的众多学者对城市竞争和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日渐深入。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从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分析和评述。展望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发展方向,理论验证、实践应用尤其是有关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对于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ities across regions and even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thus triggering economic, geographical, The study of urban competition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 by man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is getting deeper and deeper.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Kang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alyzes and comment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oretical verif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s of great valu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9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1280) 福建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14R0099)联合资助
【分类号】:F29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玲;杨万平;李娜;;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评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2 张庭伟;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城市规划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0年11期
3 吴良镛;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对该地区当前建设战略的探索之一[J];城市规划;2000年12期
4 华晨;城市竞争——影响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双刃剑[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5 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6 张京祥,朱喜钢 ,刘荣增;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7 黄士正;城市竞争:北京发展战略的思考[J];城市问题;1996年02期
8 于涛方,顾朝林,涂英时;新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竞争力[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9 石忆邵;;再论城市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10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秋成;;省域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为例(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2期
2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of Chinese City Growth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7期
3 康建中;持续竞争力: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李杏;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6 刘祥琪;产业集群——东北振兴的必由之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陈乐乐;;基于自主创新的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张士杰;王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姜遥;王慧;;农业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吕德中;美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跨文化可推广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薇;;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曾宪植;;北京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与创新产业集群构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陈树文;任筱楠;;基于创新驱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5 宋天和;莫垎;;论自主创新提升龙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宋北光;;论发挥研发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动作用[A];河南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研究[C];2011年
7 郭跃华;;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昆明城市竞争力[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8 李刚;汪爽;王碧含;;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平;程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文化产业形成机理分析[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高见;;构建共性协作网络 打造支持服务平台——粤东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政策指引[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宇琼;北京市郊野公园体系研究及发展策略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曙;湖北省淡水渔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尹慧君;邯郸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艳;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田莉;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苏丽;基于城市发展的济源市体育赛事选择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保兴;当前经营城市的基本矛盾及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3期
2 张垎,董敏;城市经营与城建投资体制改革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3期
3 龚清宇;规划结构限度与大规模再开发中城市设计障碍[J];城市规划;1999年09期
4 侯丽;权力·决策·发展——21世纪迈向民主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王钺,张壮云,吕迎泽;规划可操作问题刍议[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6 张庭伟;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城市规划的作用[J];城市规划;2000年11期
7 戴小平,陈红春;城市规划的制度作用与制度创新[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8 农晓文;城市规划对招商引资的支持方法[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9 张京祥;论中国城市规划的制度环境及其创新[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10 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_";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波;;区域竞争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7年11期
2 谢天祯;关于广州市在国内城市竞争力的排名问题(上篇)[J];广东科技;2003年12期
3 张可;;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港口经济;2010年09期
4 刘修通;马仁锋;;金融危机前后浙江省县域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4期
5 陈晓红;解海涛;常燕;;基于“星形模型”的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研究——关于中部六省的实际测算[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6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7 金水英;李文博;吴应宇;;知识资本理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8 邹洲;高凤清;;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述评[J];现代商业;2014年11期
9 ;构建学习型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41期
10 倪鹏飞;反思上海城市竞争力[J];经济月刊;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弘;蒋成林;汪晗;;四川保险业综合竞争力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实务卷)[C];2011年
2 王聪;王肖蓉;;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廊坊市竞争力[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郭跃华;;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昆明城市竞争力[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冯霞;戴陆寿;陆建云;王平;;中国中西部省会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5 宣国富;赵静;;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兼论与江苏沿江城市比较[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14个沿海开放城市 4个经济特区城市 城市竞争力排名[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2 王明浩;李小羽;城市竞争力排位辩议[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特派记者 嵇长青;扬州:生态竞争力全国第六[N];扬州日报;2014年
4 王伟民;提升房企核心竞争力有了“标杆”[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霞;上海城区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群艳;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 曹敏杰;中小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吴迪;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左继宏;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张双武;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城区创新建设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刘炳胜;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王凌芳;企业信息资源利用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卞琳琳;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鲍永安;中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平;都市圈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昊;中国产业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丁明明;我国玻璃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陈丹;江西省区域竞争力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莎莎;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晨伟;山西省临汾市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韩英军;河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9 彭兆平;出版集团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李建华;中国都市圈竞争力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7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4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