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循环经济发展效率——基于动态DEA方法的研究
本文选题:数据包络分析 切入点:循环经济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作为负向产出指标,以工业总产值、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和能源消费量作为正向投入指标,来评估各省的循环经济运行的效率水平。研究表明,再利用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而排放效率较低的省份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绝大部分省份的再利用效率上升,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水平提高各贡献了一半的增长率。
[Abstract]:The efficiency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in each province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three wastes" as the negative output index,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the number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employed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s positive input indicators. The provinces with high reuse efficienc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while the provinces with lower discharge efficiency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west and northwest regions. The reuse efficiency of most provinces increases.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improvement contributed half of the growth rat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6CJL007)
【分类号】:F124.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2 马海良;黄德春;姚惠泽;;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卓理;宋帮英;;基于DEA的煤炭效率测算及随机性趋同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3 姜磊;季民河;;我国能源强度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4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5 胡宗义;刘亦文;;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6 宣烨;周绍东;;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7 王军;仲伟周;;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8 姜磊;季民河;;基于空间异质性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机制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9 余泳泽;杜晓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10 吴荻;武春友;;中国资源效率差异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赵晶;李铭禄;陈安;;我国工业能源生产率变动影响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赵荣钦;徐国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5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赵荣钦;徐国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光大环保优秀论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4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杨朔;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任静;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吴英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学迁;基于网络均衡的物流系统环境政策设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段宗蓬;江西工业主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刘晓磊;基于SBM模型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鹏;不同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邓军;适度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应对能源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李子;广东省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潘倩红;兰州市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郜蕊;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西北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韩聪;基于天津市的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2 王群伟;周德群;;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7期
3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4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5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6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7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8 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师博;沈坤荣;;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鸿雁;叶连松;朱启贵;;我国农机化运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杨s,
本文编号:1617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1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