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11:12

  本文选题:能源消费 切入点:经济增长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保障。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每次的重大进步,都与能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全球变暖,气候恶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人类已经越来越重视我们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资源环境问题是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是硬道理,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谋求的目标。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使我国成为现今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在能源消费与生态环境双层约束下,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保持经济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实施合理有效的能源环境政策来协调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寻求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以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得以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协调发展,这些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第一,回顾了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方面前人所做的工作和他们的贡献,阐述了研究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基本理论,构建了研究框架,确定了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二,对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及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国能源消费问题及其结构分布、分部门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强度、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和天然气消费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中国能源消费三层影响因素框架,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建立中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能源消费影响各因素所占的权重。第三,选取1953至2012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0组数据,并使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阈值协整等多种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检验。考虑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未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又选取了2004年至2013年的30个地区的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数据样本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面板分析得出结论。第四,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0年至2013年的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亿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所占权重,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到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最终评价,获得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紧密程度。第五,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理论和2000年至2011年12年间的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三个指标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然后使用耦合协调度理论对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进行求解,最终获得能源、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度。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生态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通过选取中国1953至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0组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和长期的平衡关系,但通过阈值协整也发现在1953至2012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协整关系。第二,通过使用中国2004年至2013年的30个地区的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数据样本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分析,发现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减少会导致各地区的生产总值减少。第三,通过使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废气总排放量(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数据代替)与能源消费最相关,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与能源消费最不相关的结论。第四,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理论对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首先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能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使用耦合协调度理论求出了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系数,并计算出能源、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终得出中国的经济-环境-能源耦合协调度为中度失调的结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1;F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消费1/4[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0年04期

2 ;2001年世界前20个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3年03期

3 房维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力度应当加大[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02期

4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7.8%[J];中国煤炭;2008年03期

5 宋晓莉;;我国能源消费特点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9期

6 刘旭东;;战略机遇期: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与趋势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国务院部署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及四项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02期

8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与全球的比例及预测(%)[J];理论参考;2013年01期

9 翟立功;世界能源消费与人口[J];经济问题;1980年08期

10 ;世界能源消费与人口[J];经济问题;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梅;潘红波;刘明;朱宇环;;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环境负荷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齐敏;徐天祥;;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巩在武;赵s,

本文编号:1619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19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