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社会成本及其生成逻辑
本文选题:城镇化 切入点:社会成本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镇化社会成本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成本,它关系到城镇化的效率、质量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城镇化社会成本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外部性、弹性和不确定性、内在关联性等特征。城镇化社会成本包含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社会摩擦成本、社会管理成本以及环境生态成本等多种形态。在制度、文化、社会政策以及历史等因素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中,我们能够寻找到城镇化社会成本的生成逻辑。认清城镇化社会成本的生成逻辑和演变规律,构建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成本分摊机制,优化社会成本治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
[Abstract]:The social cost of urbanization is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cos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efficiency,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urbanization. The social cost of urbanization includes the cost of citizen of peasant workers, the cost of social friction, the cost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olicy, history and urbanization, we can find out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cost of urbanization. It is a rational choi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o construct the cost sharing mechanism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nd to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cost.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民;;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7期
2 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张国胜;杨先明;;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研究[J];经济界;2008年05期
4 李来儿,赵?;中西方“社会成本”理论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2005年07期
5 张丽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开放导报;2010年02期
6 肖飞;;城市化加速期流动人口管理探略[J];理论导刊;2011年12期
7 郭上沂;;降低城镇化成本: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6年03期
8 叶春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9 李建斌;李寒;;制度成本理论视角下的“低成本城镇化”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10 相伟;;“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战略转型的内涵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延芳;;高校郊区化对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功能分析——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2 曾亿武;丘银;;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3 宋国恺;;分群体分阶段逐步改革农民工体制问题——基于农民工分化与社会融合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杜国庆;;农村劳动力流动“节约型”成本模式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5 包颉;侯建明;;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产业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6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7 郭秀云;;风险社会理论与城市公共安全——基于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视角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11期
8 曹帆;田婷婷;;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热点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9 郭郁彬;彭刚;;从农民到农民工: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变迁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0 褚荣伟;肖志国;张晓冬;;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及对城市感知关系的影响——基于上海农民工的调查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沈贵生;苏伟;陈明辉;;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李蓓;;新时期城市中农村流入人口的文化冲突及其融合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段东平;李婷;;低碳经济模式下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章必成;;人口输出型地区外出人口特点与未来城镇化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陆自荣;徐金燕;;社区融合测量的去经济维度?——兼析“整合”与“融合”的概念功能[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田明;;地方化因素对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兼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城市差异[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7 黄江泉;;农民工分层实现市民化的机理浅析[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刘爱华;邹哲;;高度城镇化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对策[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洁;水权期权交易的理论、方法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4 郑宇;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张文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后果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高红艳;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郑兴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成;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招投标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伍国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季玉凤;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李洋;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5 揭攀;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体系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李云涛;大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蕾;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王蓓蓓;辽宁省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超;山东省CO_2净排放时空差异及低碳路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兆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民,蒋华园;城市规模效益及其发展政策[J];财经科学;2000年04期
2 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3 吴友仁;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J];城市规划;1979年05期
4 仇保兴;;紧凑度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5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6 李迅;;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J];城市;2008年11期
7 邹德慈;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8 张丽峰;;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节能状况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年06期
10 陈波
本文编号:1621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2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