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性分析
本文选题:产业集群 切入点:生态共生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建立扩展的Logistic模型,描述不同共生关系下的集群内企业间的成长情况,并进行生态稳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在对称互利共生且企业独立成长的情形下,企业的质参量水平最高,也是最和谐稳定的。通过对共生关系的分析,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平衡的两点重要条件,其一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其二集群内企业必须协作与竞争并存。
[Abstract]:By establishing an extended Logistic mode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in clusters with different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and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stability of clusters. It is found that clusters are symmetrically symbiotic and firms grow independent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wo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ecological symbiotic and stable equilibrium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re put forward. Second, enterprises in the cluster must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de by side.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生态共生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D1023) 校重大招标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跟踪评价研究” 江西省科技落地计划项目“数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KJLD12064)
【分类号】:F273.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周浩;企业集群的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3 迈克·E.波特,郑海燕,罗燕明;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02期
4 冯锋;肖相泽;张雷勇;;产学研合作共生现象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2期
5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年02期
6 孙婷婷,颜忠诚;物种关系模式及其进化[J];生物学通报;2005年08期
7 左志平;张波;;集群式供应链网络共生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生态经济;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权,谢科;Huntington法在代表名额连续分配问题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方琦;李开;;协同营销国内外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周桂如;;数学建模方法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杜世平;汪建;马文彬;;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5 李鹏飞;杨晓曼;;陕西省西安市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6 李艳丽;周洁萍;方立群;龚建华;;高致病性禽流感SI传播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7 欧业宁;周忠发;符辉;;基于GIS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以贵州省福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8 刘金川;杨会娟;;基于种群生态学的农业科技园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9 马辉;王统鹤;;渔业资源开发的动态优化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10 袁合才;辛艳辉;;基于AHP和CRITIC方法的水资源综合效益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王榜;赵国昌;;不规范的市场与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对陕西武功、渭南中小型锅炉企业群的案例分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龚绍东;;“蜂巢型结构”:产业集群生成的原生形态解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梅;裴凌波;夏孝勇;;平衡状态下车流控制模型的一个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宋马林;;生态产业园绿色效应:一个博弈论及其扩展模型的改进[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高政利;;功能互补、产品终端与零售(连锁)联盟集团组织(FRR)范式研究——以中小生产性组织为例[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伍烈尧;;关于高校学报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7 岳晓宁;陈达人;;滑雪场的定价策略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张茂敏;张荷芳;周晟焘;陈禹;;电子商务平台上企业自组织协作现象仿真[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网商集群模型与竞争力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沈志军;;钢丝传导加热规律探讨[A];2011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李杰;Falls Lake水库水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5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郑慧;商会的经济学性质与集体行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海生;我国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峥;磁致伸缩直线位移传感器弹性波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姜俊厚;基于MIKE和GIS洪水风险计算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波;跳远起跳对膝关节损伤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陈金玉;高速铁路对运输通道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望彬;CM模式下业主对CM单位的招标与评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贝;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株潭园区产业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法代;基于微观动力机制的企业竞合网络博弈建模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巧兰;企业培训外包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浩;企业集群的共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2 范海洲;马鸿梅;;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企业竞争互动分析[J];工业工程;2010年03期
3 黄小青;指数增长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的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年05期
5 陈雪梅;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6 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J];经济管理;2003年06期
7 李勇;史占中;屠梅曾;;企业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竞争力提升[J];经济管理;2003年06期
8 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12期
9 吴潍;陈莉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结点分析及其构建[J];价值工程;2007年01期
10 司尚奇;曹振全;冯锋;;研究机构和企业共生机理研究——基于共生理论与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力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5期
2 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年06期
3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4 刘奇中;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J];价格与市场;2004年06期
5 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3期
6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7 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8 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9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10 刘轩;北京:产业集群需全面升级[J];投资北京;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ng;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27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2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