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进口贸易、国别结构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跨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0 10:26

  本文选题:进口贸易 切入点:国别结构 出处:《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将SITC贸易部门分类与工业分类体系匹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跨国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全球及分国别的制造业行业进口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行业交互项,细致对比了进口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进口贸易对劳动收入占比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即进口贸易扩张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间呈现明显差异,西欧和美国的负效应最为明显,而东盟和金砖国家的影响次之,日韩两国的影响则最小。区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研究也证实,进口贸易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收入占比的降低作用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行业差异,且来自西欧4国和美国进口的影响同样大于东盟、金砖国家和日韩两国。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atching the SITC trade sector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transnational industry panel data from 1998 to 2012, through the fixed effect and systematic GMM method.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and sub-na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mports on the labor income in China, and compares the effects of import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by introducing industry interaction terms. Import trad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that is, the expansion of import trade reduces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and this effec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ost obvious. The impact of ASEAN and BRICS countries is second, and that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is the least. Studies that distinguish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from 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also confirm that. The effect of import trade on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in capital-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is enlarged, and the influence of imports from the four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greater than that of ASEAN. BRICS and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two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005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A08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JL011) 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73035)
【分类号】:F752.61;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怡;;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4期

2 李坤望;冯冰;;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3 裴长洪;;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J];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4 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5 钱学锋;李赛赛;;进口的工资溢出:边际分解与作用渠道[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2 王舒鸿;;FDI、劳动异质性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3 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4 马少晔;应瑞瑶;;贸易开放与工资差距的关系——基于劳动力市场变迁视角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5 齐昊;;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非典型”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6 贾功祥;谢湘生;;耗尽性分配定理与广东城镇居民收入差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陈享光;袁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8 肖文;周明海;;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结构因素——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9 刘社建;;上海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动与前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谢攀;李静;;宏观税负与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5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6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滕瑜;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怡;对外开放对中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差距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建功;中国工业化的咽喉之道[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洪山;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斌;牛蕊;;国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就业:对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2 王燕飞;曾国平;;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范柏乃,王益兵;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4期

4 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5 喻美辞;;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6 李慧中;黄平;;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7 亓朋;许和连;艾洪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8 钱学锋;陆丽娟;黄云湖;陈勇兵;;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9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10 秦敬云;陈甬军;;我国经济增长率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与预测——基于2000~2010年国内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与预测[J];经济学动态;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全红;;进口贸易、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2 徐扬辉;;从数据看汇改以来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变动[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徐扬辉;;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的影响[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黄凌莹;;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范作冰;于威;野见山敏雄;;我国在日本丝绸进口贸易中竞争地位现状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珍;;后危机时代我国进口贸易问题的对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张镇岳;;加快宁波进口贸易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年03期

8 王君英;;推进试点改革 加快义乌进口贸易发展研究[J];观察与思考;2012年08期

9 滕紫娜;;促进宁波进口贸易发展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程云洁;;新形势下促进新疆进口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国别差异性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蒋燕;胡日东;;中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3 邢玉龙;;宝成公司进口贸易的策略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邢玉龙;;宝成公司进口贸易的策略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高凌云;王洛林;;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付正娇 张晓明;去年保定进口贸易付汇创历史新高[N];保定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俞永均邋通讯员 周绍庆;进口贸易步入加速发展期[N];宁波日报;2007年

3 俞永均邋邱爱国;迎接进口贸易的春天[N];宁波日报;2007年

4 徐清扬邋徐珊珊;国外参展商对中国进口贸易环境存“五忧”[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5 ;浦东进口贸易增长迅猛[N];科技日报;2000年

6 记者 崔春华;我省五举措加强进口贸易[N];陕西日报;2012年

7 记者 朱宇 通讯员 甘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速[N];宁波日报;2013年

8 陈兴;日美进入恢复牛肉进口贸易手续制定流程[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夏小秋;广州贸促会推出新措施 服务广交会转型[N];中国贸易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蒋心和;上海离进口贸易中心还有多远[N];解放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鲁青;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左萌;进口贸易结构、国际技术扩散与我国经济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有;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证据[D];浙江大学;2006年

4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郭庆宾;基于物化形式的国外R&D溢出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进口贸易与产业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2 黎武;我国进口贸易对居民消费增长影响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晏海霞;江苏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4 朱超;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杜辉;中日石油进口贸易的博弈分析及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邓海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陈嘉逸;进口贸易促进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周文娟;沈阳市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9 沈鹏;我国进口贸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10 林丽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8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38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f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