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中国地方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5 17:37

  本文选题:能源效率 切入点:经济增长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能源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影响。但随着我国的经济、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能源正在快速消耗着,伴随着一些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然而由于我国的能源分布存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并且能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然而这些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又偏低,能耗的耗能很大,使得能源的浪费较大。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每个省份的能源效率,及其分析能源效率处于全国水平之下的一些省份,分析如何提高这些省份的能源效率,就存在其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的能源现状,分析处我国的能源储量和消费分布情况,阐明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且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结构安排进行了说明。其次回顾以能源经济的一般理论,包括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消费理论,能源效率理论,并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 针对于研究的问题,本文先选取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的1997-2011年的劳动力、资本存量、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分析出随机前沿的方法中应该选择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还是超对数生产函数,从实际数据验证选择的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利用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测算出30个省份1997-2011年的能源效率。 从测算出来的每个省份的能源效率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为了研究不同的能源效率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分析出在不同的能源效率区制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且选择出哪些省份处于能源效率中等偏下水平的区制,并把这些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能源效率,使其能达到能源效率的另一区制水平,从而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门限面板模型,选择能源效率作为门限变量,测算出我国能源效率的门限值,从而估计出三个门限值,得到四个区制为(0,0.4024]、(0.4024,0.6116]、(0.6116,0.7360]、(0.7360,1)。估计的结果显示当能源效率在0.6116到0.736之间时,能源要素的投入每增加1%,会促使经济增长0.3886%:当能源效率在0.736以上时,能源要素的投入每增加1%,会促使经济增长0.4035%。而测算的结果显示在低能源效率区制的地区有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可以看出能源效率低下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西北;能源效率中等偏下的地区有吉林、海南、陕西、山西、内蒙古、江西、天津、安徽、云南、重庆、广西、新疆。 从而进一步分析这16个能源效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省份的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Tobit模型,以16个省份的能源效率作为因变量,选定了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对外依存度、市场化程度这六个方面得到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出这些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从相关文献得出,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来表示产业结构;用煤炭消费占比来表示能源消费结构;用发明的专利授权数量来表示技术进步;用人均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进口量占比来表示对外依存度;用地方财政支出占比来表示市场化程度。根据Tobit模型的回归估计结果得到,发现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煤炭消费占比的系数为负,说明煤炭消费所占比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在人均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其能源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在技术进步方面,发明的专利的数量的估计系数为正,说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在对外依存度方面,进口量的占比的估计系数为正,说明进口依赖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在市场化程度方面,财政支出的比重的估计系数是负的,说明财政支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对提高能源效率是有益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工业生产绩效:1998-2007——基于细分行业的推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2 尹宗成;丁日佳;江激宇;;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3 姜磊;季民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与中国能源效率——基于岭回归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4 陈淮;我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与国际化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7期

5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6 郭志军;李飞;覃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协整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7 李未无;;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3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6期

8 张少华;陈浪南;;外包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6期

9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10 沈利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不利于节能降耗[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1664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64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