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河北省城市综合承载力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7 10:53

  本文选题:城市综合承载力 切入点:主成分分析法 出处:《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发展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中国的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过程中同样难以避免,尤其是在如今——“城镇化”被提上了重要对日程。伴随着发展而产生的是城市承载力的问题,本文所研究的城市综合承载力是从城市的自身特征和其所具有的功能视角出发。自身特征如资源储备量、土地面积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也就是说由其自身先天条件决定的其未来发展的程度。而在城市的功能方面则指的是该城市会为其市民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如教育、医疗、就业等。论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河北省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水资源、土地资源、交通资源、教育资源、医疗、就业、环境资源等几个方面14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模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进行了不同城市承载力的差异性研究,并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承载力2006-2012年的变化趋势;其次,对河北省的总体城市综合承载力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然后,在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北省城市综合承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河北省的不同城市的承载力情况是有差异的,并且同一个城市的不同方面的承载力情况是有差异的,其承载力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波动的。与此同时,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得出对城市承载力影响最大的四个方面:就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教育承载力、医疗承载力。并且发现城市综合承载力越高,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就越不密切。并根据此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相关建议。
[Abstract]:As an everlasting topic, development is also difficult to avoid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specially now, "urbanization"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With the development, it is the problem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cities.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studi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its function.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reserves, the land area and so on,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urban development. That is to say, the degree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 determined by its own innate conditions.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it refers to the kind of living environment that the city will provide to its citizens, such as education, medical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paper selects 14 indexes of water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education resources, medical treatment,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etc., taking 11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omprehensive bearing capacity is establish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firstly, the difference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cities is studied, and the change trend of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from 2006 to 2012 is analyzed from the angle of time series; Secondly, the change trend of overall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level with time in Hebei Province is studied. Then, on the ba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valuation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is studied by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is different.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ame city is different, and its bearing capacity fluctuates with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data, Four aspect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urban bearing capacity are obtained: employment carrying capacity,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ducation carrying capacity, med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the higher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ess clos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bearing capacity of citie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学敏;鹿英姿;王刚;黄晓晴;;天津综合承载力研究[J];天津经济;2013年05期

2 王小鹏;雒占福;贵立德;;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异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5期

3 史宝娟;郑祖婷;;河北省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3年30期

4 瞿理铜;肖丽;;湖南省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5期

5 岳大鹏;董群方;;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6期

6 李岩;;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5期

7 刘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10期

8 孔凡文;刘亚臣;常春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及测算思路[J];城市问题;2012年01期

9 虞晓芬;丁赏;;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2年12期

10 付金存;李豫新;徐匆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辨析与限制性因素发掘[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群;王丹;沈莎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变化分析——以江苏常州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建成;瞿理铜;;泉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及评价[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3 杨玉秀;;以人为本 走向宜居[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淮;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尤显迫切[N];北京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培松;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N];遵义日报;2013年

3 记者 王亚欣 实习生 彭毓颖;“腾笼换鸟”提升综合承载力[N];长江日报;2014年

4 吴国文邋钱厚琦;统筹规划,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N];中国建设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让城市综合承载力强起来[N];邯郸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慧敏;北京综合承载力接近极限[N];北京商报;2013年

7 中共包头市委常委、昆都仑区委书记 施文学;提升综合承载力 打造中心城区升级版[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8 本报记者 万瑶;科学建新区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N];四川日报;2013年

9 伏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10 常菁;建设部专家:中国应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秀芝;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预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俞媛年;兰州新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丹;喀斯特山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黄珊;徐州都市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牛梦琪;河北省城市综合承载力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6 余磊;东营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陈雪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雅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可持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计琳;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及实例[D];天津大学;2012年

9 程露露;福建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金珠;南昌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1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71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