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7 18:18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切入点:房地产价格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我国出口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为了提振经济,中国政府启动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改革住房制度,取消福利分房,推动住房分配市场化。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此拉开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伴随着住房市场化和货币化的不断深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住房需求得到逐步释放,同时房地产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房地产投资额、建设面积和房地产价格都大幅上扬。由于房地产业本身及其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房地产业成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严重偏离了其真实价值和居民收入水平,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度繁荣的现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泡沫,这潜藏着诸多风险。首先,较高的房地产价格抑制了普通居民最基本的住房需求,从而挤占了对非住房消费的增加,使他们的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容易滋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飙升鼓励了投资投机需求的兴起,刺激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和破灭,引发经济的长期衰退;再次,由于房地产业与银行信贷的紧密联系,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风险无疑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造成极大伤害。针对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以期房地产价格能够回归到合理的价值区间。其中,货币政策作为宏观金融调控的核心,对房地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中央银行多次使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然而,事实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越调控房地产价格越上涨的怪现象,货币当局对房地产市场的历次调控基本上都归于失败。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旨在探讨货币政策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的传导过程和效果,即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并利用我国现实数据对每一阶段的传导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够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有益的见解和思路,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作者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其次,本文分个两方面,即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和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别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并作出了总结;再次,作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与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本文提出了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前提——货币非中性。其次,本文回顾了西方国家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分为两大类: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而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其他资产价格渠道(包括托宾Q渠道和财富渠道)以及汇率渠道,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再次,本文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详细分析了两个阶段即我国货币政策(包括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主要是利率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和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机制和房地产价格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传导途径(房地产价格对投资的传导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效应、托宾Q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三个效应,房地产价格对消费的传导的传导主要是通过财富效应、家庭资产负债表效应、预期与信心效应、储蓄效应及预算约束效应)。 第三部分是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本部分货币政策变量选取了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利率、1-3年期贷款利率、3-5年期贷款利率、货币供应量M2、金融机构信贷余额五个变量,并分别建立五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同时综合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工具,实证检验各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价格传导的效果,同时比较各期限利率之间,利率、货币供应量及银行信贷之间对房地产价格传导的效果,最后得出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第四部分:房地产价格对实体经济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本部分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构造了消费效应函数和投资效应函数,然后分别对房地产价格的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运用的主要计量工具是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研究了各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均衡,对影响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可能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可能的原因。 第五部分主要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相关理论的回顾和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就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传导来说,总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具备一定的传导效果。具体来看,紧缩性利率政策能降低房地产价格,其中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利率和3年期贷款利率冲击对房价走势的影响基本一致;在冲击发生的一年左右内,房价对金融机构5年期贷款利率冲击的反应更敏感而且响应程度大,随着时间的延长,1年期贷款利率冲击的影响就变得更为显著。扩大货币供应量或增加银行信贷规模可导致房地产价格的长期上涨,但相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房价对信贷冲击的响应更敏感,响应程度更大,而且响应时间更持久。在冲击发生的3-4年内,利率冲击对房价变动的贡献率大于信贷冲击对房价变动的贡献率;随着时间的延长,信贷冲击对房价的影响逐渐增强,而且信贷冲击的贡献率增速长期保持平稳。 (二)就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来说,其传导效果长短期具有差异性。长期来看,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比较微弱的财富效应;短期来看,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降低居民消费。只有短期内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才能对社会总投资水平产生正向影响,而房地产价格的长期上涨可能降低社会总投资水平。此外,不论短期还是长期,银行信贷的扩张都能有效促进投资增长,而投资对利率的变动都不敏感。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对相关传导途径进行了详细分析。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第一阶段,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货币政策变量选取了不同期限利率、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第二阶段,同时研究了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第二,已有文献基于各自的理由在利率变量的选择上具有随意性,本文试图从实证方面来检验各期限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同时本文比较了各种类货币政策变量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大小。第三,在考察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时,本文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实际情况,构建了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现实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并在实证分析中比较了各因素影响消费和投资的程度。 本文尚存在的不足:第一,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仅从全国范围内考察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并未考察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影响结论的完整性。第二,由于时间及精力所限,在实证研究房价波动的投资效应时,本文仅研究了房价波动对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而没有关注对房价波动反应更敏感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三,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分析结果。由于知识水平所限,本文对某些数据的处理(如模拟2007年以后各月的工业增加值)不够准确,再加上统计数据本身存在的失真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3;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来福;郭峰;;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11期
2 高波;王先柱;;中国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2000—2007[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3 王军;中国投资函数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4 黄飞雪;王云;;基于SVAR的中国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5 李进涛;谭术魁;郭志涛;;利率调整与房地产市场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7年12期
6 刘国霞;;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综述[J];区域金融研究;2012年06期
7 邓富民;王刚;;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与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8 张存涛;;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9 宋勃;高波;;利率冲击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998-2006[J];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10 徐红芬;;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1720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2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