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信息化背景下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模糊评价法

发布时间:2018-04-10 12:14

  本文选题:物流网络 + 资源动态整合能力 ; 参考:《兰州学刊》2015年03期


【摘要】:基于市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物流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模式的可行性评估,是保证物流网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网络运作效率和盈利能力,管理节点物流企业的重要方法。依据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物流组织网络相关理论,借助物流信息网络的支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能力进行研究,并用一个算例对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能力评价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对物流网络资源动态整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物流网络结构与管理策略,对于物流网络和各节点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降低物流网络运作成本,提高获利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ant change of market macro environment and micro environment,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the feasi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model of logistics network resources is to ensure the logistics network to respond to customer needs quickly.I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profitability of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nage node logistics enterprises.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 network under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gistics network resources dynamic integration capability,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logistics network resources dynamic integration ability.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logistics network resource dynamic integration ability.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ability of the logistics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long-term strategic objectives for the logistics network and the enterprises at each node are realized, and the operating cost of the logistics network is reduced.Raising profit levels plays a vital role.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劳动力成本上升支撑经济结构优化的机制与政策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4CJL011) 201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收入分配改革支撑消费驱动的机制研究——苏省证据”(项目编号:2014SJB443) 常州市“十三五”发展支撑、潜力及发展定位、目标研究(项目编号:KYW14520) 江苏理工学院校社科基金(引进人才项目)“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及其优化对策研究”(项目编号:KYY14551)
【分类号】:F25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林,武小悦,郭波,王正明;物流网络可用性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年01期

2 徐杰,鞠颂东;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会刊联办单位工作会和全国商业储运物流网络会联合召开会议[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年03期

4 魏云超;;《个体在物流网络资源分配中的决策方法》的进一步分析[J];物流技术;2006年07期

5 卞文良;鞠颂东;徐杰;刘韧;;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网络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奉小斌;郭宏湘;;构建新型农村物流网络探讨[J];邮政研究;2007年01期

7 魏文波;;物流网络组织及其形成驱动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07年04期

8 陈国荣;鄢萍;彭军;邓菊丽;王琦峰;;一种基于成长的物流网络建模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谭珍玲;海峰;施国雷;;轴辐式物流网络的经济性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5期

10 彭云;;我国出版物流网络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中外企业家;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娟;;基于复杂网络的物流网络度分布[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元;;物流网络复杂性[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刘罗军;;以“组合港”为枢纽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振华;;整合社会资源 构筑物流网络[A];第二次全国城市物流园区(基地、中心)交流研讨会暨第八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4年

5 邓小兵;;对我国物流网络化运作的一些思考[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鞠颂东;徐杰;王冬梅;;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魏东亚;;实现物流网络化 提升运输竞争力[A];全国中心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德章;赵大伟;;中国绿色食品物流网络建设与产业竞争力提高[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曹有挥;;长江三角洲地区货流格局的动态变化与物流网络优化[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崔曙平;;构建绿色高效的城市物流网络[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玉强;兴运司筹建州内快捷物流网络[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克里斯·伍德沃;物流网络优化[N];现代物流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伊佳;健全现代医药物流网络迫在眉睫[N];国际商报;2014年

4 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专家组;利用科技信息 建设高效货运物流网络[N];中国交通报;2008年

5 路进家 廷三素吏;山东长岛筹建物流网络连接陆岛[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刘发奎;同江现代物流网络刺激口岸发展[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7 陈兆芳邋方河;乐安加速培育农村物流网络[N];抚州日报;2008年

8 刘发奎;同江现代物流网络刺激口岸发展[N];佳木斯日报;2007年

9 王万军;宁津局强化物流网络管理[N];中国邮政报;2008年

10 记者 邓志云;“家家悦”高点起跳新跨越[N];威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啸来;基于滑动综合权的物流网络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黄芳;物流网络运作风险评估与预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田青;离散制造企业物流网络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代颖;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彦来;物流网络结构复杂性及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德良;物流网络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周晓;基于变权的多目标物流网络流量分配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董军;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狄卫民;基于原始设备制造商管理的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伍星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哲;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钱政;单产品物流网络建模与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陈铭志;物流网络的资产属性与管理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磊;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5 张亮;响应需求差异的物流网络构建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曹金龙;不确定环境下基于可靠性的再制造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五邑大学;2013年

7 朱宇清;多式联运轴辐式物流网络的设计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明天;轴—辐模型在东北物流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高懿;汽车零部件物流网络优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邓丹丹;再制造物流网络分析与优化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1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31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