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引入人口老龄化的中国人力资本Divisia指数测度

发布时间:2018-04-10 12:43

  本文选题:老龄化 + 人力资本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5年18期


【摘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居民预期寿命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数理推导出老龄化对社会人力资本的影响,并基于我国1990~2012年的数据,利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模型,考察了各个影响因素对人力资本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1990~2012年我国教育和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要高于年龄和性别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贡献程度分解之后可以发现,教育和地区的贡献仍远高于年龄和性别对人力资本的贡献。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导致年龄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一直是负,抑制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增长。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model of life expectancy and human capita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aging on social human capital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0 to 2012, the logarithmic average Divisia exponent decomposition model is used.Th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factors to human capital was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growth rate of education and region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2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ge and sex,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and region is still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ge and gender to human capital.Especially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leads to the negative contribution of age to human capital, which inhibits the growth of human capital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创新团队基金项目(BB2014140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SH1309) 江西省老龄委项目(DB201114322)
【分类号】: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田永坡;郑磊;曹永峰;;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2 李海峥;梁峗玲;Barbara Fraumeni;刘智强;王小军;;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3 谭永生;;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计量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4 郑勤华;赖德胜;;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1期

5 姚先国;孙景蔚;;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冬青;刘厚俊;;中国OFDI反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2 李军;杨晴;;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张立;;19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差异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城市规划;2010年05期

4 丁越兰;张伟琴;张磊;;不同层次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6期

5 陈德湖;陈子寅;;FDI与碳排放: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王伟;;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关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2009~2010年的工作手稿为基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7 毛建青;胡雪霆;;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研究;2010年00期

8 高君;;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嵌入农民流动的新变量——以浙江省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杨晶晶;于意;王华;;出口技术结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研究;2013年04期

10 孙东生;易加斌;;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商业研究;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杨天化;民办义务教育的功能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陶小龙;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沈国琪;区域知识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吕娜;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1年

8 周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9 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蓝天;东北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德胜,郑勤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年04期

3 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5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6 蔡f ,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7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9 程永宏;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10 朱平芳;徐大丰;;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树荣,张耀奇;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向志强;人力资本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文艺,梁振军;关于人力资本出资的一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江竹兵;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实际运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贾维霞;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企业所有权制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与产权问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黄维德;上海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J];人才开发;2002年03期

9 郑伦卉;从人力资本的特征谈人才激励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蔓生;;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本[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文力;用价值资本激励人力资本[N];经济日报;2003年

3 周天勇;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转移的两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刘小东;企业生命力在于人力资本[N];安徽经济报;2006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汪蕊 作者单位 审计署广州办;人力资本与服务业比较优势相关性探析[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方竹兰;从“炒股热”看创新创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记者  俞嘉骏;各地试行人力资本入股[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王振明;人力资本需要市场化[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国防;权力结构中的微观权力与人力资本[D];南开大学;2009年

2 朱焱;人力资本财务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薛乃卓;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喻汇;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广科;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光明;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企业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倩;人力资本承担风险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关亚冬;人力资本视野下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王艳;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崔红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赵华峰;西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薛艳梅;区域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光宇;人力资本核算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管晓荣;山东省人力资本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芸;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10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1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31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