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
本文选题:资源环境承载力 + 资源承载力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2期
【摘要】: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充分分析研究徐州城市规划区各类自然资源赋存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包含前述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徐州城市规划区制定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evaluat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guarantee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safety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in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and land planning.Based on the full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occurrence and environment of all kind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Xuzhou urban planning area,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ater environment and soil environment of land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resources.The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the aforemention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olic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Xuzhou urban planning area.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徐州城市地质调查、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编号:1212011014002)
【分类号】:F299.27;X8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恕诚;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J];中国水利;200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董仁杰;赵焱;彭小金;;主分量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刘波;丁贤俊;姚红;;南通市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3 郭晓丽;;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4 郭志峰,王炜炜;水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定量描述方法[J];北方环境;2004年04期
5 李川;;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6 李艳芹;冯仲科;刘惠清;周嘉;孟昭虹;;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能力地域分异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7 李长安;陈进;陈中原;王建;王超;范北林;;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研究之思考——基于流域演化“山-河-湖-海互动理论”的认识[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5期
8 曾晨;刘艳芳;张万顺;汤弟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的起源和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9 欧阳杰;查良松;;中国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空间可视化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03期
10 李清龙,闫新兴;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5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风险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孙阳;三峡库区水环境人口容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庞清江;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调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4 林洪孝;城市水务系统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宋兰兰;南方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徐贵泉;感潮河网水功能过渡区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潘军峰;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罗利民;农村水环境经济系统分析与决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尚广萍;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SEA[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林永钦;基于多目标群决策的湖泊综合承载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其其;水电开发项目中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永叶;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锋;渭河水环境变化趋势及贫水化程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世存;吉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任传栋;邯郸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
6 尹翠琴;产业转移工业园水环境调控机制与实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单光;大连市环境容量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代志刚;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赵辉;河北省水资源供需安全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明霞;罗国云;;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2 蒋辉;罗国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5期
3 高湘昀;安海忠;刘红红;;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评述[J];资源与产业;2012年06期
4 邱红;;浅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时代金融;2013年12期
5 王超;龚新蜀;许文倩;;新疆各地、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年01期
6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掠影[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8期
7 张少农;;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8期
8 冀振松;王金金;田玉辉;;基于系统论思想的山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9 钟维琼;;资源环境承载力应用领域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9期
10 蒋辉;罗国云;;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特点与功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东太;;辽宁省“十一五”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张娥;谢永刚;;汶川县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邬彬;;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深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谢元博;;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阜新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元春;我市启动资源环境承载力课题调研[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李舒瑜;我市部分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秦志勇;深圳市政协资源环境承载力调研启动[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记者 潘春芳;研究报告称震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5 特约记者 郭聪;京津冀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季杰;委员热议资源环境承载力[N];深圳商报;2009年
7 章轲;成都圆桌:高度重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翁惠娟;转型应避免资源环境“超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记者 李舒瑜;从“用了再算”到“算了再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樊笑英;先知承载力 方能可持续[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建芬;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贾立斌;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郑宣宣;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丛琳;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韩博;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陈万象;后重建时期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程雨光;江西省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启示[D];南昌大学;2007年
8 曾浩;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汪耘西;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吴良兴;大型煤矿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1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4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