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发展重点小城镇与城市化道路选择——对“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批判反思

发布时间:2018-04-16 13:32

  本文选题:重点小城镇 + 城市化 ; 参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发展和繁荣小城镇,尤其是有选择性地发展重点小城镇,不仅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问题和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小城镇本身如何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对"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和战略的包容性批判和反思,要求回归到体现"使用价值"的新型城市化轨道上。发展和繁荣重点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化解"空间不平衡发展"战略诸多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mall towns, especially the selectiv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s not only a strategic problem Chinese Characteristic Urbanization and basic problem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major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small town itself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hinese. The "spac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trategy of inclusive introspection and criticism, required to return to the show" use value "of the new city track.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key small towns,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y and small town, is to resolve the" spac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many negative effects. Extremely effective way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SHB003)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项目
【分类号】: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年02期

2 胡毅;张京祥;孙东琪;付清松;;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3 陆学艺;;遵循社会建设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宋国恺;;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根本出路——兼论陆学艺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思想[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 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7 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8 景天魁;;时空社会学:一门前景无限的新兴学科[J];人文杂志;2013年07期

9 李春敏;;大卫·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及其理论建构[J];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10 付清松;;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理论化进程[J];学习与探索;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健明;;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剖析政府对农民医疗保障的无奈与抉择[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苗华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文婷;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许文艳;哈萨克牧民定居后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杜常志;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吕坤;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罗倩文;小城镇与乡镇企业互动关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李双元;青海农业财政投资的运行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杨伟民;;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四个关键问题[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3 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4 石忆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及其政策取向[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5期

5 大卫·哈维;黄晓武;;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1期

6 王丰龙;刘云刚;;空间生产再考:从哈维到福柯[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7 胡毅;;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5期

8 陆学艺;;遵循社会建设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张敏,顾朝林;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4期

10 蔡f ,都阳;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梁倩;[N];经济参考报;2013年

2 全国政协委员、中改院院长 迟福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3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 执笔人 尹德挺 闫萍 杜鹃;[N];北京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海;中国地区的不平衡发展[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08期

2 王忠义;;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构建与现实意义——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认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厉文明;;浅议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效应及负面效应的规避[J];经济师;2010年07期

4 焦方义;;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2期

5 杨爱平;;从地方发展权的失衡看当代中国的区域不平衡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1年10期

6 宗刚;孙琳;;基于熵的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特区经济;2012年12期

7 周志贤;日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J];世界经济;1986年11期

8 周志贤;;论日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J];现代国际关系;1986年03期

9 陈德照;论战后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发展[J];世界经济;1990年06期

10 庄平;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浅析[J];文史哲;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杜德斌;;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西部发展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孙远方;梁华栋;;中国现代化不平衡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罗浩;刘志铭;;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的动态演变[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张燕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昌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应对的挑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马君潞;如何解决全球不平衡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2 张岭泉邋单厚军 陈俊彦;走出平衡与不平衡发展道路的两难境地[N];河北日报;2007年

3 沈宝祥;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出发推进民主政治建设[N];学习时报;2006年

4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教授 焦方义;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N];光明日报;2011年

5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詹丹;20万“量”出高校发展的不平衡[N];文汇报;2009年

6 茂名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光龙;以不平衡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N];南方日报;2012年

7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工作委员会;加快“肇庆新区”建设 用不平衡发展战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N];西江日报;2011年

8 王泽农;“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N];农民日报;2008年

9 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庞元正;对“协调发展”的正确解读[N];北京日报;2012年

10 瞿世镜;不平衡发展:制约中国经济的瓶颈[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圣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空间地理学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夏锦文;平衡与不平衡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琳;基于熵测度的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2 薛锋;论全球化时代世界交通发展的不平衡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尕布藏昂青;青海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4 周玉翠;湖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中一;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地区不平衡发展公正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单丽芳;表方位时反义词“里—外”的不平衡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冬初;不平衡发展的宁乡县域城镇化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唐嘉成;国际经济不平衡视角下我国的外汇储备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9 任s,

本文编号:1759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59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