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市间制度创新的辐射范围研究——基于省会、直辖市的空间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10:00

  本文选题:制度 + 空间自相关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11期


【摘要】:制度创新的扩散溢出效应,可由中观层面的测度指标直观确定辐射波及范围。借鉴国内外文献常用的一些制度变量代理指标,本文通过设定门槛值距离的局域空间自相关Moran I分析,发现制度变量的相关性随31个省会(直辖市)城市间距离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且最佳距离得到威尔逊模型和非参数方法的验证。用1996-2013年度截面数据的空间动态过程,显示制度"试验场"往往具有明显的政策外溢效应。因此,制度的经验推广要考虑空间近邻效应,将时间分散到多个空间进行试验,如建立多个自贸区"试验田"。
[Abstract]:The diffusion spillover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an be intuitively determined by the meso-level measurement index.Referring to some institutional variable proxy indexes commonly us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 I by setting the threshold distance.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of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varies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31 provincial capital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best distance is verified by Wilson model and non-parametric method.The spatial dynamic process of the section data from 1996 to 2013 shows that the system "test ground" often has obvious policy spillover effect.Therefore, in order to popularize the system experienc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spatial nearest neighbor effect and spread the time into more than one space to conduct experiment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experimental fields" in free trade zones.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2 程开明;;城市体系中创新扩散的空间特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5期

3 刘璇;邓向荣;;技术空间扩散范围测度研究——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年09期

4 王宁宁;赵宇;陈锐;;基于辐射模型的城市信息空间关联复杂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4期

5 李福刚;王学军;;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关系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6 唐吉平;陈浩;姚星垣;;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铮,黎华群,陈建国,蔡砥,李山,王莹,郑一萍,吴兵;SARS疫情应急管理系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2 陈彦光;中心地体系空间结构的标度定律与分形模型——对Christarller中心地模型的数学抽象与理论推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朱华友;刘海燕;孟云利;;零售商业圈区位选择及其问题规避[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5 马鹏;李文秀;方文超;;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年08期

6 李长安,张玉芬,殷鸿福,杨巍然,黄长生;长江中游流域自然环境的对称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7 柳思维;徐志耀;唐红涛;;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城镇化动力实证研究——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8 蒋满元,唐玉斌;基于区域经济学基本假定的区域竞争力形成机制解释[J];财贸研究;2005年02期

9 李景海;;产业圈层布局与区域差异化发展[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10 陈倩;;施坚雅的中国城市研究学术思想[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一洲;;产业区位视角的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儒煜;刘静;;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及其政策影响分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5 陈晓红;周源;许冠南;苏竣;;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的影响要素和路径研究——以广东昭信科技园区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6 杨皎平;张恒俊;金彦龙;;地理邻近与集群创新绩效:以集群生态位为调节变量[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还是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熊凤山;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范式与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邱宣;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吴良亚;永川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评价与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华;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徐昌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芬;金融业集聚及其辐射效应的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余丞;旅游开发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和村镇形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付宏华;山东省物流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望君;广州市森林公园时空动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璇;辽宁中部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10 惠海霞;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朴寅星;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J];城市问题;1997年01期

2 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3 王铮,邓悦,宋秀坤,吴兵;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4 路紫;王文婷;;社会性网络服务社区中人际节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地缘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5 王铮,马翠芳,王莹,翁桂兰;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6 冷炳荣;杨永春;李英杰;赵四东;;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7 王铮,邓峰,杨云彦;人口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联系[J];地理研究;1991年01期

8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9 汪明峰;宁越敏;;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10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士鹏;徐兵;毛蒋兴;;基于辐射力模型的广西城市辐射范围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孟可强;陆铭;;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J];南方经济;2011年02期

3 周潮;刘科伟;陈宗兴;;省际边缘区城市空间辐射范围研究——以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1年03期

4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子静 朝刚;大项目促产业“瘦腰围壮筋骨”[N];扬州日报;2011年

2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纪来镇;上海房企转型之四字战略[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3 民建成;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N];四川政协报;2007年

4 裴礼辉;陆地港“启航”惠及多方[N];闽北日报;2011年

5 徐继斌 谢治平;去年营业收入首破亿元大关[N];铜陵有色报;2010年

6 息烽县委书记 张定超 息烽县委副书记 县长 钟阳;息烽县同步小康关键在实[N];贵州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黎霞;内河货运港口辐射范围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67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67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8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