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1990—2012

发布时间:2018-04-19 11:46

  本文选题:劳动生产率 + 四重分解 ; 参考:《经济学家》2015年06期


【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1990—2012年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四重分解,借助方差分解法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了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省区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中,技术进步、物质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深化都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多数省区技术效率的变化具有负面影响,几乎在所有省区中物质资本深化的贡献都最大;物质资本深化是造成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差距持续扩大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有限;省区物质资本深化贡献差异和技术效率贡献差异是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也是此期间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趋于收敛的主要原因;此期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俱乐部"逐渐消失,省区劳动生产率分布从"双峰"状演进为"单峰"状,这主要是由物质资本深化主导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2 are analyzed from several angles. The variation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is decomposed by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variance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are used.The cause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ince the 1990s,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deepening of material capital and the deepening of human capital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The change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most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has a negative impact,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material capital deepening is the greatest in almost all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the material capital deepening is the primary factor that causes the widening of labor productivity gap between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Secondly,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uman capital deepening and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change is limited, the difference of material capital deepening contribution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contribu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differ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rate.It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our province tends to converge during this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the high level "club" of labor productivity of our country gradually disapp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productivity of province and district evolves from "double peak" to "single peak".This is mainly led by the deepening of material capital.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经济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测度、机制及变革研究”(13YJC790214)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汇率冲击向贸易品价格传递的商品异质性及其来源”(13YJA790032) 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贸易顺差变动机制、利益分配与战略调整研究”(11QNCG17)
【分类号】:F2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下海;李树培;;区域经济差异、生产率的分解及收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5期

2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3 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4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5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6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7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8 彭国华;;两种增长核算方法的比较——兼论中国地区差距的决定性因素[J];南方经济;2008年07期

9 高毅蓉;袁伦渠;;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1985~2010年[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6期

10 陈钊,陆铭,金煜;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卢君生;万良杰;;IPO融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3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4 何颖;齐亚伟;;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化与政府调控[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杨蕊;娜娜;;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6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7 郑亚男;;我国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8 陈文江;周亚平;;西部问题与“东部主义”——一种基于“依附理论”的分析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张跃,王天龙;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政府管理竞争力数据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4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孙加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的中国现实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刘义甫;;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6[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童芳;FDI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8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杨志强;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书敬;;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3期

2 陈来,杨文举;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态趋同:产出增长率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3 周鸿,林凌;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5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6 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7 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8 刘世锦;;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9 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10 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敬琏;[N];文汇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和瑞;王娣;;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郭志仪;张耀东;;我国非农产业对城市化贡献率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和方差分解[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白仲林;林桐;张s,

本文编号:1772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72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