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班延误服务补救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本文选题:航班延误 + 服务补救方式 ; 参考:《经济经纬》2015年02期
【摘要】:笔者根据SERVQUAL模型,设计了影响我国航班延误服务补救效率的主要指标,以及基于不同类型顾客需求差异的航班延误服务补救效率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发放、回收、处理及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第一手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验证顾客特质因素和延误特质因素对航班延误服务补救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其次,对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检验和路径分析,证明延误特质因素对航班延误服务补救效率的影响更大,但简单的同质化补救方式难以满足时间敏感的人群需求。在延误发生时,旅客对"诚实说明延误原因"的关注以及航空公司对该问题的不重视,是引发机场延误冲突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航班延误服务补救的有效措施,就是针对不同顾客提供不同的服务补救方式。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ERVQUAL model, the author designs the main indexe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flight delay service remediation in China, and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efficiency of flight delay service remedi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ustomer demand. First-hand data are obtain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distribution, recovery, processing an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First,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data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at the customer trait factor and the delay trait factor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ight delay service recovery efficiency; secondly, the structure equation test and path analysis of the data are carried out. It is proved that delay trait factors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flight delay service recovery, but simple homogenization remediation method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ime-sensitive people. When the delay occurs, the attention of passengers to the "honest explanation of the cause of delay"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by airlines are the key factors causing the airport delay conflict.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service remedy of flight delay is to provide different service remedies for different customer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YJA79018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459)
【分类号】:F56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秀云;王全良;何建宝;;航班延误问题的研究动态、演化趋势及启示[J];经济经纬;2013年04期
2 韦福祥;对服务补救若干问题的探讨[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陈忠卫 ,董晓波;服务补救理论述评[J];中外企业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海;;图书馆服务补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03期
2 张圣亮;杨锟;;服务补救时机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圣亮;张文光;;服务补救程度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刘明菲;马丽;;基于服务利润链的物流服务补救策略[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5 刘潇;;试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中的补救管理[J];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6 曾春中;;服务失误的原因与补救策略[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7 梁新弘,章佳文;论服务管理体系的补救预应机制[J];当代财经;2004年04期
8 李为为;;服务失误归因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9 唐健;张婷;曾鸣;;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电企业服务补救质量综合评价[J];电力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10 史崴;;现代服务业对金融危机的平缓功能——兼析鄂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之思路[J];鄂州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应静;方威;;服务营销的有形化策略[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宏毅;聂鹏;赵迎红;;服务企业运作管理理论框架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立民;黄菡;吴华群;;饭店顾客服务质量感知控制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春梅;左仁淑;;服务修复的流程管理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海伦;王增民;;服务补救与企业潜在的销售机会[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刘海伦;王增民;;服务补救与企业潜在的销售机会[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屈燕;;网络团购企业服务补救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宗军;服务补救的顾客满意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彭建军;酒店顾客抱怨之诱因、行为及其补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李欣;基于顾客满意的服务补救效应及质量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熊英;服务补救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于志华;基于顾客关系视角的服务补救理论、模型与实证[D];山东大学;2007年
6 徐伟青;基于感知转回价值的流失顾客赢回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四化;服务补救与顾客后续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丛庆;组织绩效视角的企业服务补救运作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周熙;网络商店服务补救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刘汝萍;服务消费中顾客不当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峰;餐饮业服务补救与顾客满意及行为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玲玲;哈尔滨银行服务补救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周洋;网购环境下服务补救对顾客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彩;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楠;吉林省建筑装饰企业四位一体营销模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余毅;S公司医疗客户服务部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营销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烨华;基于售后服务创新的开利空调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呈娇;基于自我调整导向的服务失误补救效果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时格格;服务补救与顾客满意关系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舒燕;彩虹宾馆营销策略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承元;王馨悦;刁琳;;珠三角地区航班延误的仿真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吕宗平;胡欣;丁建立;;航班延误预警指标体系与预警量级构建[J];航空计算技术;2010年01期
3 曹卫东;丁建立;;航班延误树的构造与波及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6期
4 邢有洪;李晓津;;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损失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02期
5 陈海燕;王建东;顾彬;;基于融合先验知识SVM的航班延误预警模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丁建立;杨海彤;顾彬;;基于模糊免疫策略的机场航班延误自适应实时预测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马正平,崔德光;机场航班延误优化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吕晓杰;王红;;大型枢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预警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19期
9 荣耀;王建东;;基于关键飞行资源的航班延误波及DAG模型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年11期
10 冯敏;李鹤;朱新华;;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成本模型[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农跃;梁新弘;;服务补救管理的战略收益[J];江苏商论;2006年05期
2 张浩清;;服务补救及其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年32期
3 陈可;;服务补救研究中的局限和机遇[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期
4 韩秀景;;服务补救中的破例[J];经营与管理;2007年05期
5 张超;;企业内部服务补救与员工满意作用机理模型[J];北方经贸;2008年11期
6 张宏莹;;服务质量的管理承诺对服务补救行为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7 陈劲;;基于心理预期的零售企业服务补救的博弈分析[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8 孔祥圣;;服务补救在高星级酒店管理中的运用[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9 冯玮;陈琳;;旅游企业“双向”服务补救的概念与模型探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10 谢文辉;服务补救:竞争时代企业的新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守梅;;消毒供应中心对临床服务补救的实践与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2 肖丽;;一线员工服务补救绩效管理:理论与模型[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弋小萍;;服务补救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海伦;王增民;;服务补救与企业潜在的销售机会[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与决策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宋亦平;朱涛;;顾客投诉与服务补救效果的关联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全国华;;建材营销中服务补救的探讨[A];中国建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0年
7 谭小伟;;保险营销过程中的顾客抱怨管理及服务补救[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小飞;钟帅;贾建民;;服务补救绩效研究:投其所好还需相机而动吗?[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筏筏;服务补救与长远利益[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刘景峰;从“服务补救”解读医疗服务[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杨德盛;邮政服务补救运作策略初探[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董军 李小华;应建立医疗服务补救预警系统[N];健康报;2007年
5 浙江省衢州市卫生监督所所长 何仁尧 整理 通讯员 杨菊平 郑纯胜 本报记者 李水根;“两项探索”尝试破解执法难题[N];健康报;2012年
6 许帅;服务合理区影响因素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1年
7 江西财大旅游学院 庄东泉 胡s,
本文编号:1778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7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