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研究领域中案例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本文选题:案例研究 + 城市研究 ; 参考:《城市问题》2015年09期
【摘要】:以2000年以来8本国内核心期刊为样本,对其中的质性研究进行了评析。发现既有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多为机制型、动态型、边缘型和启示型等类型研究,且普遍存在理论意识不强、案例选择依据不明以及分析严谨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案例研究的科学性,限制了城市研究的深度。
[Abstract]:Taking 8 domestic core journals as samples since 2000, the qualitative studies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studies are mainly case studies, most of which are mechanistic, dynamic, marginal and apocalyptic,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weak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unclear basis for case selection and insufficient rigorous analysis. These problems affect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case study and limit the depth of urban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
【分类号】:F299.2;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兵,陈宏军;敢问路在何方?——由一个案例透视深圳法定图则的困境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2 戚冬瑾,周剑云;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3 刘宣;;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城市规划;2009年08期
4 欧阳鹏;;城市商业街改造定位与绩效评价研究——以1990年代以来四川北路商业街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5 雷诚;范凌云;;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配置的问题与对策——以番禺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02期
6 程诚;王宏波;;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0年07期
7 姚凯;;城市规划管理行为和市民社会的互动效应分析——一则项目规划管理案例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8 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9 王兰;;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芝加哥和上海的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10 朱介鸣;;西方规划理论与中国规划实践之间的隔阂——以公众参与和社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承波;王磊;文滔;凌程建;吴体;王永维;罗苓隆;;宽窄巷子的保护改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宋捷;周波;;历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初探——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3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邦虎;;关于人类学学科定位的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文;;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6 柴彦威,龚华;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裴娜;张晓霞;;论城市规划领域的行政程序规则[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张祖群;朱良淼;;南北锣鼓巷的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张祖群;;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北京”建设[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程前昌;胡大胜;;中国喀斯特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初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祖群;;试论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北京”建设[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张祖群;朱良淼;赵彤;;“创新驱动”与“人文北京”建设——不同时期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3 杨景胜;孙稳石;黄敏军;谢文燕;;规划管理创新框架下的规划院组织结构再造——以地市属城建规划设计院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蔚俊杰;;公众参与浅析——以海珠桥南广场旧城改造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明俊;;控制性详细规划“立法”模式的法理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江;童本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控制性详细规划地方法规的解析与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肖作鹏;王小琦;李凯;;非正规城市化与非正规商业空间形态及形成机制——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涛;;广州地区非洲人的社会交往关系及其行动逻辑[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丽亚;邹兵;;探讨多层次控制城市密度的技术方法——《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的主要思路[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郭素君;;对深圳市规划委员会身份的认识及评价[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子龙;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8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丽华;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平路;大连市来华留学生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韦娅;倡导性规划在珠三角地区的探索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璐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条件和意愿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马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D];浙江大学;2011年
5 吴庭;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制度建设与市场协调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罗臻辉;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会霞;新兴旅游目的地成长驱动因素及其成长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9 杨岚;开封潘杨湖景区建筑环境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邹亮春;历史唯物主义的“地理学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延春;西方绅士化与北京旧城改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周尚意,朱立艾,王雯菲,范芝芬;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族社区演变的影响——以北京马甸回族社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3 周尚意;现代大都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何保持繁荣——从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空间特点引出的布局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4 王佩军;关于社区开放与国际性社区发展的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金腊华,梁志宏,万雨龙,袁杰,兰云飞;城市河涌水污染特征及治理措施[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5期
6 黄乾,原新;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7 赵岚椺;周铃;;浅谈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朱喜钢,周强,金俭;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以南京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4期
9 吴智刚,周素红;城中村改造:政府、城市与村民利益的统一——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2期
10 张应祥;蔡禾;;资本主义与城市社会变迁——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深静;;快速城市化时期广州的多种绅士化现象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衣俊卿;[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2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芳;基于RS/GIS的武汉城市湖泊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莉;上海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发展现状及成长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城市研究的第一科学问题是基本概念的正确性[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伍江;王才强;沙永杰;;谈亚洲城市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02期
3 张京祥;胡毅;罗震东;;海外中国城市研究的管窥与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4期
4 许学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和规划系简介[J];城市规划研究;1984年02期
5 ;《城市研究》杂志1999年总目次[J];城市研究;1999年06期
6 支文军;;上海世博会反思与后事件城市研究[J];时代建筑;2011年01期
7 赵子军;;智慧城市国际标准需要技术融合——访ISO/IEC JTC1/SG 1智慧城市研究组召集人袁媛[J];中国标准化;2014年05期
8 杨震;徐苗;吴缚龙;;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研究导言[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4期
9 朱R,
本文编号:1800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0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