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决策中的观念与利益博弈
本文选题:延迟退休 + 利益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保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在养老问题上陷入福利国家的困境,延迟退休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必须直面的一项选择。延迟退休虽然还未成为正式决策,但是在目前的讨论中,不同利益群体已经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差异,政府内部、政府与专家学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民众、民众与学者等相互利益博弈已经非常激烈。在大讨论的背后,反映的实际是我国目前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趋势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障中政府与市场、民众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这场涉及面广泛的讨论,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延迟退休在我国已经是无法回避的趋势,但延迟退休的决策,应采取谨慎的渐进决策模式,在开放、民主、公开的环境下做出决策,并同步推进配套政策体系的完善。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aging process in China, the pressure on old-age security is increasing. In order to avoid falling into the plight of welfare state on the issue of pension, delaying retirement has become a choice that all walks of life in our country must face directly. Although the delay in retirement has not yet become a formal decision, in the current discussion,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have shown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in the govern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xpert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busines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People and scholars and other mutual interests of the game has been very fierce. Behind the discussion, the reality is that under the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interest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unsou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people in old-age security is not coordinated. This wide-ranging discussion has made people realize more clearly that there is an inevitable tendency to delay retirement in our country, but the decision to delay retirement should adopt a prudent and gradual decision-making model, open and democratic. Open environment to make decisions, and simultaneous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upporting policy system.
【作者单位】: 河南警察学院社会科学部;
【分类号】: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丰义;;社保基金营运的监管现状及对策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3期
2 胡仙丹;;渐进决策理论:借鉴、反思及审视[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3 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从福利国家到高债国家的教训[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5期
4 刘伟忠;;论公共政策之公共利益实现的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8期
5 赵振霞;;论利益分化对中国国家权力系统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善登;;城市规划公共性实现的困境[J];城市问题;2010年05期
2 欧阳君君;;公民参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价值[J];城市问题;2011年10期
3 王汉儒;;国际货币体系视角下世界经济失衡与纠偏——兼论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源[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4 黄学利;;浅析弱势群体公共利益表达机制构建[J];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05期
5 郑海玉;;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激励共容机制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6 俞祖成;庄秀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利益诉求与利益博弈分析——以“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张西道;;平等理念视角下的行政决策分析[J];桂海论丛;2013年01期
8 罗立满;;高福利制度引发欧债危机悖论——兼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年01期
9 印月;;欧债国家与北欧国家高福利模式比较——从欧债危机看福利模式的有效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王军;;保险业经营理念变革与政策调整——基于国家经济安全视角[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火云;胡翰潮;;地方政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与分担——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A];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伟;行政监督实效的评估及其改进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褚江丽;当代中国宪政进程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明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伊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易千;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6 李旭东;南欧主权债务危机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胡浩;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风险[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8 刘影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姜云飞;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最优货币区理论再思考与实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10 牟岚;欧债危机背景下的中欧经贸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第华;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阿娜;我国现阶段公共决策中公共利益偏离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郑丽丝;政府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制度化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张云瑞;基于政府效能建设的行政监督回应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王盛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翁娟;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部门利益倾向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姚秋娴;服务型政府回应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新乐;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不足现象与原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勇慧;政府政策执行中的非公共性探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杨政昌;我国现阶段公共决策中公共利益偏离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佳;美国协会组织发展成功之路的启示[J];创造;2002年08期
2 江军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制的反思与重塑[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赵园园;;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之回顾与展望[J];江海纵横;2008年04期
4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5 夏海;渐进决策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潘修华;;社会组织利益诉求活动中的利益联盟现象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6年03期
7 黄羽新;;同票同权视阈下的农民话语权实现之对策研究[J];求实;2010年11期
8 梁波;;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4期
9 庞凤喜;洪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求实;王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基础[J];学会;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青岚;;延迟退休年龄与国家能力成长[J];时代金融;2012年22期
2 毛海洋;;延迟退休 谁在说[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3 应宜逊;;“延迟退休年龄”要从实际国情出发[J];浙江经济;2012年16期
4 雷辉;朱洪兴;;我国延迟退休的效应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5 孙明燕;刘炜琳;;对延迟退休的抉择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基于对保定市的调查[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4期
6 盛帅;张亦凡;;延迟退休年龄必要性分析与对策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4期
7 郭颖川;;关于延迟退休的看法与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8 文子;程老湿;;延迟退休,借口再多也是毁约[J];人物;2013年11期
9 本刊综合;;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J];晚霞;2013年24期
10 胡晓义;;为何要渐进延迟退休年龄[J];晚晴;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劲;“延迟退休”引出三大敏感话题[N];工人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栋 陆建銮 杨进;广州暂不考虑延迟退休年龄[N];广州日报;2010年
3 张传发;赞成“柔性延迟退休”的“四大理由”[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吴学安;延迟退休不可操之过急[N];工人日报;2010年
5 吴闻;实行弹性延迟退休年龄,可扬长避短[N];检察日报;2012年
6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本报编辑 苗苗;延迟退休是必然吗?[N];人民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宋凯 实习生 杨琪;该不该延迟退休年龄[N];中国财经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汪静赫;“延迟退休”引爆企业“养老危机”[N];中国企业报;2012年
9 夏雪;鼓励延迟退休,关键是保障收入[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池墨;延迟退休曝出保障制度漏洞[N];黄石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綦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谢长安;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与就业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3 刘楠楠;中国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4 厉彦青;我国延迟退休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崔楠;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于晨;区分受教育程度的延迟退休年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涂琛;论延迟退休年龄的效应及政策取向[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刘淑芳;关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陆长青;关于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的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16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16395.html